2011 高考作文提分秘籍 1 4 . 探 异 寻 奇 立 意
考场作文立意多求稳妥,但是有能力的考生以“险”取胜,“意”在人外,闪出智慧的灵光, 令人读后不禁拍案称奇。这种“奇异”指的是不落窠臼,独辟蹊径,超过或突破常规写法、 常规文体,“非一般化”,也就是“领异标新二月花”,也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这是一种创新。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有新奇独特的感受和心得。例如,同是看赛跑,鲁 迅先生却赞美“那虽然落后而非跑至终点不止”的人。他把着眼点放在“不耻最后”者身上, 发掘出他们身上的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这个立意与众不同,不但新奇,而且深刻。那么怎 样“寻奇”呢?
1.有敢冒风险勇气。出奇是一种可贵的创新思维,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 没有一点冒险精神,满足于四平八稳,如何能摧枯拉朽,推陈出新?凡有创新品质的考生, 即使在大的立意观点方面一时无法全面突破,也应尽量在细小的方面“跳一跳”。
2.有拒绝平庸气度。拒绝平庸就要突破模式的束缚。模式是出奇的死敌,只 有突破模式的桎梏,不顺从既定的思路,采取灵活多变的思维战术,多方位、跳跃式地从一 个思维基点跳到另一个思维基点,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让创新的思想在蓝天上自 由 飞 翔 。 而 没 有 独 特 的 个 性 特 征 , 则 容 易 流 于 平 淡 、 落 人 俗 套 。
3.有全面辩证认识。“寻奇”要有基础,脱离了生活实际就会走火入魔,沦 为猎奇或胡说八道。“寻奇”也不会是横空出世、亘古未有之奇。对多数考生来说,只能是 较 之 一 般 人 在 某 一 点上 或 新 一 点 ,或 深 一 点 , 或广 一 点 , 或 巧一 点 。
注意:出新,要有个前提,那就是考生要有一定的基础,在平时的阅读写作中,有相当的积 累,否则,一味的讲究新奇,“新”的东西可能是“空中楼阁”,因而要慎用。
【例文借鉴】
好奇心
开 窑 的 那 一 瞬 , 金 光 四 起 , 只 听 见 丝 丝 裂 响 在 我 的 周 身 回 荡„„
景德名瓷
德 高 望 重 的 老 师 傅 正 一 板 一 眼 地 给 他 新 收 的 徒 弟 们 授 课 。
那布满岁月沧桑的手滑过我的腰际,画出一个完美的弧度。老师傅凝神,对他的徒弟们道, 这必将是景德镇最美的一件瓷器。
接着,那沧桑而有力的手颤颤巍巍地在我光滑的周身上刻下斑驳的纹案。如游龙走笔一般, 矫健而又苍劲。
一名年幼的孩子正趴在窗口好奇地盯着我。我朝他微笑。马上我将进入那窑窖接受炉火的重 重考验,而我的美丽也将令人惊赞不已。
好奇开窑
我被放进了那黑色的巨大窑窖中等待着烈火的焚烧。然而,我不畏惧,美丽的背后一定会有 付出。我的命运就是这重重烈火的煅炼,我流泪„„
这一切都被那名年幼的孩子尽收眼底。他好奇地扭过头,望着我流着泪却坚毅的背影,眉头 皱着,悲哀地目送我进入了炉窑。
他应该在好奇为何连陶器也会哭泣。我笃定,他看见了我流下的泪水。一滴又一滴地在这闷 热难耐的炉窑中,一点又一点地蒸腾又蒸腾,在我的眼中结成一缕薄薄的茧。
孩童受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在一个四下无人的午后悄悄地打开了这扇重重炉火烧炙的铁门。
开窑的那一瞬,金光四起。狂野的火舌吐着流泻出来,在午后的沁凉的清风中慢慢平息了怒 火。
孩童惊奇地瞪大了眼睛,“陶瓷哭了!”他大声喊道,童稚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庄镇。
美丽积淀
那一瞬,我听见丝丝缕缕的裂响在我周身响起,听见老师傅生气地拂袖而去:“顽童,你的 好奇误了它的美!”而后,是孩童的辩解,“陶瓷哭了。”然后的然后,我慢慢地睁开了疲 惫 的 眼 睛 , 世 界 上 第 一 件 薄 丝 云 缕 裂 纹 陶 器 便 诞 生 了 。
人们惊奇于我的美丽。那交错分布的裂纹,如丝如缕,纵横阡陌,如同肆意流过的泪痕那般 清晰可见。
我微笑,在阳光下展现我晶莹剔透、水润明净般温润的身躯。我感谢那孩童的好奇心,是他 的理解,他的单纯,他的好奇,成就了我今世的惊叹!
在一阵惊喜与称赞声中,我闭上眼睛。历经了千年,在这森然寂寞的博物馆中延续着千年以 前的梦。梦中一名孩童悄悄地打开窑门,看见我微笑的嘴角后惊呼。我望见他纯澈的眼眸, 那里灵动着两个字——好奇。
此文起笔便是“诗”,便是“传奇”。孩童的眼睛里先是“好奇”,接着是“悲哀”,他终 于义无返顾地去抢救在熊熊炉火中“流泪”的陶瓷,纯净而苍茫的同情心使他从心灵深处迸 发出一声呼喊:“陶瓷哭了!”殊不知,正是这种童稚的莽撞义举成就了绝世之美!很有哲 理。全文让陶瓷的“泪珠”与孩童的“眼睛”相互映照,烈焰腾腾的“太阳”与冰清玉洁的 “月亮”在生命的瞬间,在历史的时空中实现了灵犀互启的对话,令人心旌摇曳,语言清新 优美,可见考生的功底及文化底蕴,欣赏到一幕创造美丽的梦幻般的诗剧。这是2008 年江苏 高 考 作 文 的 拔 尖 之 作 , 受 到 评 卷 老 师 和 专 家 的 高 度 赞 赏 。
【例文借鉴】
真诚是绝对的吗
真诚也就是真心诚恳,不说谎,表里如一的意思。人人都喜欢真诚的人,而讨厌虚伪的人, 我也不例外。但有人认为真诚是绝对的,不管对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百分之百的 真诚。这个观点,粗一看,有道理,细一琢磨,有问题。
你想呀,当年日本鬼子大举侵犯我国的时候,如果所有的中国人都坚守真诚待人的原则,死 守着“别人对我不仁,可我不能对他不义”的古训,那么还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吗?所 以说真诚不是绝对的,其码对敌人就不能真诚,而应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也许有人会说,对敌人是不能真诚,那么对朋友呢,总应该是绝对的真诚吧!依我看,也不 尽然,那得看情况。如果您的朋友得了不治之症,您真诚地对他说明了实情,会怎么样呢? 也许会加快他的死亡,这是您愿意看到的结局吗?也许又有人会说,对朋友也不能做到百分 之百的真诚,那么对自己的亲人呢,这总应该做到百分之百的真诚吧!依我看,也不尽然。 请您想一想,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代表东吴向刘备讨还荆州的时候,诸葛亮是怎么做的? 他先让刘备拒绝,然后自己代兄哭求,刘备才假装答应先还给东吴三郡,并让诸葛瑾带着书 信去找关羽,而关羽明白刘备及军师的用意,说什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硬是不给,弄得 诸葛瑾空手而归。诸葛亮对刘备是真诚的,可对他的亲哥哥就不够真诚了。这也无可厚非, 各为其主吗!由此可见,真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亲人的利益与集体、国家的利益 发生冲突的时候,则应该选择对集体和国家真诚。再者说了,你自己就没有一点隐私?你希 望他或她百分之百的了解您?在任何人面前都做个透明人?你愿意把您以前所做的各种傻事 去到处传播吗?所以说,绝对的真诚是没有的,如果有的话,你也就不存在了。总而言之, 真诚是相对的,待人真诚要看对象,还要看情况。
评点:这是湖北襄樊一考生的作文,具独特的个性和立意的新奇。用问句拟题且观点新颖独 到,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小作者紧扣“真诚”这个话题,先摆出 对方的错误观点,接着摆出三个强有力的事实,将对方的论据驳倒,最后顺理成章地提出自 己的观点。驳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本文就像是在和读者交谈一样,语言亲切自然,易于 让人接受,故而被评为一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