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作文提分秘籍17.百里挑一选材

      2011 高 考 作 文 提 分 秘 籍  1  7  .百里挑一选材   

    材料的选择不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古人云“良桐方能斫美琴”。  特别是对那些看起来比较新鲜生动的材料,不考虑是否有助于表现主题,统统塞进文章,结  果带来了庞杂堆砌的毛病。其实,选材贵在精而不在奇,贵在特而不在多,贵在小而不在大„„  即使你有大量的相关材料,也只能选用其中最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讲究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残 缺 里 飞 出 的 歌     

    第一次接触周蕙是在1999 年,听到了周蕙的成名曲《约定》,  她把这首王菲早期的作品翻唱得耳目一新。可爱的卡通人物造型,把整个MTV 演绎得新颖诱  人 。 当 然 , 最 令 人 无 法 忘 怀 的 还 是 周 蕙 那 天 籁 般 的 嗓 音 。     

    事后,我根据周蕙的嗓音,在心中将她描绘成一位不食人间烟  火的如小龙女般圣洁脱俗的玉女。然而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我见到了真正的周蕙——简直,  简直让人无法接受——小眼睛、塌鼻梁、大嘴巴,别说不美,实在是太丑。据说唱片公司就  是因为对她的形象不抱什么希望,才创新地把整个MTV 制成动画版而没有启用真人。这种创  新,实则也是一种无奈。   

    这以后,每当耳边响起周蕙如林间飞转的笛乐般悠扬悦耳之声,  我便尽量不去想她的脸,因为我觉得,是她的脸破坏了原本近似完美的艺术。这种肤浅幼稚  的 观 点 一 直 未 曾 改 变 , 直 到 我 喜 欢 上 另 一 位 影 视 女 星 —— 周 迅 。     

    《小娇妻》中美丽可爱却又老会闯祸的娇娇女,摇身一变,在  《人间四月天》中成了一代才女林徽音。其实,周迅的形象与林徽音很接近,同样的娇小,  同样的清丽。但一直抱着疑虑:她真能再现女主人公超凡脱俗的气质吗?据我所知,生活中  的周迅是个活泼热情的女孩。事实证明,我的疑惑完全是不必要的,她成功地把握了这个角  色。她的一颦一笑,她的忧郁的双眸,她的凄楚的清泪,她的欢歌、她的挣扎、她的逃避、  她的苦诉、她的痛心,一切一切都再现得恰到好处,让人不禁对剧中的她又爱又敬又悲又怜,  我疯狂地喜欢上了她。   

    又在无意中,收看了《影视同期声》节目,我听到了心中偶像  周迅的声音,那如破竹管发出的粗哑之声使我大失所望,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剧中用的是配  音,我苦笑着摇了摇头。   

      曾经,在和朋友们闲谈时,开玩笑说,如果让周迅和周蕙互换  嗓子那该有多好。朋友笑着提醒:“那周迅岂不成了天下完美之人,而周蕙岂不成了一事无  成的丑女了?”朋友的对答,让我感触很深: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在赐予你某种美  好的东西时,也同样会剥夺你另一样东西,他要你凭借拥有的,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这个世界上,每个成功者都是抓住了自己的长处,并把它发挥  得淋漓尽致的,正如周蕙凭借嗓音成为一名成功歌手,而周迅凭借外貌与悟性成为一名优秀  演员一样。虽然她们身上有着某些缺陷,但她们走得如此坦然、如此坚定、如此自信。     

    于是,当我端起镜子照着那不漂亮的脸蛋时,当我抱怨自己为  什么身材矮小时,当我在激烈的竞争中发觉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颓废地把自己贬得一  文不值时,我学会了训勉自己:   

    人无完人,有了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挖掘自己的长  处和潜力。   

    有句话叫做,处处留心皆学问;那么,也可说,处处留心皆作  文。写“面对缺陷”话题,有缺陷而又美丽的材料是很多的,很是难为了这篇作文的小作者,  舍弃了许多大路货材料,挑选了自己平时看电视时发现的现象、得到的感悟来写,精选出鲜  有人写入文章的两位时尚人物周蕙和周迅,比较她们都有长处和短处,但是她们却把长处发  挥得淋漓尽致,所以成功了,由事件而悟出道理,然后联想到自己,得出观点:“人无完人,  有了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挖掘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运用这些材料能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材料,发掘材料,表现材料,新颖灵动,入情入理,有  较 强 的 说 服 力 。 这 里 有 不 得 不 佩 服 的 百 里 挑 一 的 选 材 功 夫 。     

    【例文借鉴】   

     人 之 常 情         

    ——“ 好 好 活 着 ”        

    危难之际,共和国总理站在废墟上安慰悲痛欲绝的百姓要“好  好活着”,把人之常情传递到了极致;     灾祸临头,军队子  弟兵临阵受命,用挑战极限的付出与承受,鼓舞着“活着就有希望”的决心,把人之常情升  华到了信念;      

    苦痛肆虐,不甘命运摆布的坚强国人勇敢无畏,珍惜“还能活  下 来 ” 的 生 命 , 以 坚 韧 不 拔 的 人 之 常 情 感 动 了 世 界 。           

    因为能够“活了下来”,在强悍的自然面前,人们以超然的姿  态表现出悲伤而不愤怒,痛苦而不压抑,无奈而不绝望的冷静,让一个最普通的人之常情  ——“活着真好”,闪耀出人性的纯真与坚强。从生存的特殊时期悟出“活着”的生命意义,  得以重拾起生活的初衷,痛悔往日的红尘喧嚣给我们的污染,仿佛一个昼夜就让我们站到了  成人行列。   

    曾经计较过那么多的不情愿,让自己生活在患得患失的怨恨中,  因为出身卑微,花十二分的努力才达到他人三分工夫所达到的境地;因为长相平平,尽管心  地善良却总得不到异性的青睐„„如果不是这场灾难的降临,我可能会终生徘徊在这人生阴  影 中 , 因 为 我 不 懂 “ 活 着 真 好 ” 这 份 人 之 常 情 的 真 正 含 义 。     

     人之常情最能创造奇迹的原来是“活着真好”!     

    

“活着”的信仰已不是满足肉体的衣食所需、物欲享受,  而是战胜悲哀,走出落寂的挑战。   

    生活路途不会一帆风顺,荆棘与风雨摧残着我们的躯体和意志,  金钱和利益侵吞着我们的灵魂和情感,背负着太多的期待,已经举步维艰,未老先衰了。“感  谢”苍天给了我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洗刷了内心的污垢和情感的杂锈,明白了真善美的源  头出处。   

    “活着真好!”给了人生一次重新再来的豪情。“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功名利禄不过是南柯一梦,荣华富贵亦是镜花水月,曾经斤斤计较的东西竟然  是那般虚幻而浅薄。抹去羞愧的泪水,睁大不再迷茫的双眸,给自己加油:“活出一个新的  自我!”   

    懂得了自尊,学会了坚强,拥有了信念,活出能震撼世态常情  的人生。   

    “ 好 好 ” 地 活 着 , 你 相 信 我 吗 ?     

    本文在选材上很值得借鉴。汶川地震灾难之后写情感,多数人  会进入还未摆脱哀伤的材料圈子,反而会使选材过于集中,而影响文中其他亮色。此文作者  非常机智,既以“5•12”地震为题材,又选取其他题材,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使  文章既具时代特色又不至于过分集中到某个题材上,造成考场上选材的撞车。     

    文章以排比段开头,以“5•12”地震为题材,将人之常  情与“活着真好”连接起来,引出话题,又扣住了题目,给文章写作定了位,将抽象的题目    具体化。   

    主体部分,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揭示“活着真好”的内涵:先  写非常时期悟出“活着”的生命意义,再写平常时期自己不能懂得“活着真好”这份人之常  情的真正涵义,形成对比,揭示“活着真好”的涵义;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指出“活着”  的信仰已不是满足肉体的衣食所需、物欲享受,而是战胜悲哀,走出落寂的挑战,上升到哲  理、人生探求,使文章主题深刻、高远。   

    结尾问中有答的余味又为文章增添了一笔精彩,把成熟之后的  思 考 表 现 为 将 付 诸 行 动 的 誓 言 , 尤 其 是 “ 好 好 地 ” 寓 意 深 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