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高考作文起步  如何确定高考作文文体

   高 考 作 文 起 步    如 何 确 定 高 考 作 文 文 体           命题作文、材料  作文和话题作文是高考作文的三大主要命题形式。从文体上而言,在话题作文问世之前,除  去两年的作文题文体可以写成记叙文或其他文体之外,即1994 年《尝试》规定写记叙文,1998  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两题选一或另拟题目),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  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写一篇文章,但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  等文学体裁。实际上就是允许考生自己确定文体,只是没有明说。其他都规定写成议论文,  议论文成了独霸天下的文体。自从1999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以话题作文(当年没有明说,2000  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第一次冠名为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以来,文体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从平时的写作训练和高考阅卷的情况来看,记叙文的写作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无论是数量还  是高分作文都是以记叙文居多。这种情况到去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出现  后,有所改观。因为话题增加了思辨性,因此重视议论文的写作又被重新提了出来。当然2004  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并没有继续走下去,“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的话题,使得散文的写作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况,几乎一统天下。其实冷静下来思考一番,文体上的任何偏废都不可  取。《考试大纲》说得很清楚“写作”要“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记  叙文(包括散文、小小说)、议论文和说明文都是高考考查的文体范围。某一年写某一类文体  比 较 讨 巧 实 际 上 是 不 公 正 , 也 是 不 科 学 的 。             面对文体不限,如何  确定文体呢?一要看话题适宜用什么文体。1999 年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的作文,  2002 年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的作文,编故事、写记叙文比写议论文似乎顺手些;2001  年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写议论文比编故事、写记叙文似乎顺手些。二要看自己擅长写  什么文体。如果你形象思维发达,视野开阔,联想丰富,长于记叙、描写、编故事,就可以  写一篇记叙文、散文或者小小说;如果你理性思维缜密,平时好发表议论,并且判断准确,  说理雄辩,就可以写一篇议论文、杂感;如果你平时喜欢古今诗词,有较强的炼字炼意能力  和音韵知识,就可以写一首诗;如果你思维清晰、细密,说话有条理,而且又擅长解说介绍,  也完全可以写一篇说明文。三要考虑是否已占有与该文体相应的足够材料。材料是作文写作  的物质基础,如果缺少材料的话,即使自己偏好某种文体,也只能放弃。如,写议论文,有  没有相关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写记叙文,有没有相关的整一、连贯、动态的生活故事;  写说明文,有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写散文,有没有这方面的感情积累和语言积累;写杂文,  有没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幽默素质。四要考虑用该文体写作能否写出新意,避免从众心理。  只要你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学功底,不妨去选择那些比较“冷僻”的文体(比如小小说、寓言、  童话、戏剧、小品等)去写,或创造“另”类文体(套用应用文体、移植专业文体、自创无  名文体),这样,你的文章也许会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从而获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