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 初中作文话题指引与材料精粹:感恩篇
一 、 素 材 链 接 :
&n bsp; &nbs p; 言 语 类
( 一 ) 名言谚语
1. 鞠 躬 尽 瘁 , 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2.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 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3.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 家 , 莫 记 心 上 。 —— 华罗庚
4. 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 将 钩 住 吞 食 那 份 恩 惠 的 嘴 巴 , 施 恩 者 想 把 他 拖 到 哪 里 就 得 到 那 里 。 —— 堂恩
5. 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 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国谚语
6. 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 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7. 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 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8. 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 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 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 萨克雷
9. 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 负 义 是 恶 习 中 最 不 好 的 。 —— 英 国 谚 语
10. 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 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藏族谚语
11.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 能 灭 。 —— 俄 罗 斯 谚 语
12.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 日 本 谚 语
13.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 儿 , 不 知 报 母 恩 - 中 国 谚 语
14. 谁 言 寸 草 心 ,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 二 ) 妙语集锦
15. 一个遥远的梦是儿时,一串 豪放的笑是年少。我从儿时走到年少,知道了,一口口的饭和一瓢瓢的水,是父亲的汗母亲 的泪,然后白发我将会染上,然后皱纹将布满脸庞。我打年少走到年老,也把那一口口的饭 和一瓢瓢的水,留给我的儿我的女 . ——《感恩》歌词
16. 感谢我的爸爸,感谢 我的妈妈,感谢你们,当初决定把我生下,感谢你们让我看到这个世界,还把我辛苦养大, 还给我一个温暖的家。感谢我的老师,是你们教我学文化,才有现在的我,在人前还算不差。 请 原 谅 当 初 顽 皮 的 我 , 不 太 听 您 们 的 话 , 听 说 您 还 留 着
我从前写的检查。感谢我的朋友,是你们伴我长大,没有你们, 这世界该是多么寂寞可怕,多少次争吵,和忘情的欢笑,和多少次的酒后真话,友谊二字包 含着多少酸甜苦辣。 ——《感谢》歌词
17. 月亮告别早晨的微风,星星 渐渐落下了天空,太阳已经把黑暗吹散,灿烂阳光正在唤醒全新的世界。我喜欢忘记一切的 感觉,我醒来在无边无际的田野。那一瞬间我完全融化在空气里面,飘啊飘自由自在飞翔。 新的一天带来新的一切,每秒的时间,都会有不可思议的发现。我要感谢这个美丽世界,我 要 感 谢 生 命 , 感 谢 大 地 阳 光 空 气 和 水 , 我 要 感 谢 一 切 。 —— 《 感 谢 》 歌 词
18. “我们非常怀着感激的心情 参加中国移动为我们的送情酒会。我们中国移动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失利不支持我们,反而继 续给我们支持。这种支持、这种激励、这种对我们的信任使我们更有了信心。在此我代表国 家 体 育 总 局 体 操 运 动 管 理 中 心 向 各 位 朋 友 们 表 示 衷 心 的 感 谢。”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 任高健在“出征多哈 备战奥运”中国移动全程通信服 务保障暨送行酒会说。
事例类
﹡社会万象﹡
&n bsp; &nbs p; 感恩的庄稼
在以色列,每当庄稼成熟的时候,靠近路边的庄稼地四个角都要 留出一部分不予收割。当地人解释说,是上帝给了曾经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今天的幸福生活, 他们为了感谢上帝,就用这种方式报答今天的拥有,同时又给那些路过此地的贫苦人以方便, 让他们可以随时收割这些庄稼。你也许不像犹太人那样信奉上帝,但你一定知道这样一句俗 语:“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 点拨 ] 社会收入差距的拉大,也影响 了社会的稳定,并造成社会阶层之间巨大的心理隔阂,相互理解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
[ 适 用 话 题 ] 素材可应用于“公平”或“感动”一类的话题。
﹡名人故事﹡
&n bsp; &nbs p; 感恩的理由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 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 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 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 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该如何感恩生活。
[ 点 拨 ] 罗斯福从别人认为不幸运的事情中寻找到感恩的理由, 让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怀着感恩的心来生活,那么他永远都会觉得是幸福的。
[ 适 用 话 题 ] 素材可运用“感恩”“感恩的理由”之类的话题。
﹡典故﹡
&n bsp; &nbs p; “感恩节”的由来
1620 年 9 月 6 日,一批英国清教徒难 以忍受宗教的迫害,搭乘“五月花号”木船驶往美洲。他们在疲劳、饥饿、寒冷和疾病的袭 击下在大西洋上漂泊了 65 天,最后到达北美殖民地的普利茅 斯。
当时正值冬季,气候严寒,田野寂寥。当地印第安人慷慨地拿出 贮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送去猎获的野鸭和火鸡。春天来了,印第安人教他们种植玉米和南 瓜,饲养火鸡。白人移民和印第安人建立了亲密的友谊。这年秋季玉米丰收,移民们举行了 丰盛的感恩会,用烤火鸡和玉米糕点款待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带着各种玉米制品、烤火鸡、 南瓜馅饼、野葡萄以及玉米酒浆等参加晚会,人们欢唱歌舞,通宵达旦。以后在每年玉米收 获后的 11 月底,定居在这里的白人移民都要举行感恩会,家 家烤火鸡,烹制玉米食品,款待印第安人。
[ 点 拨 ] 白人移民为了感谢无私慷慨的印第安人曾给予他们的救助, 每年都要举行感恩会来款待印第安人,这种感恩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爱的传递。
[ 适 用 话 题 ] 素 材适 用 于“ 感恩 ”“爱 的传 递 ”等 话题 。
﹡社科知识﹡
&n bsp; &nbs p;
乌鸦反哺
乌鸦——是一种通体潦黑、面貌丑陋的小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 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正是这种遭人嫌恶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鸟,却拥 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 的楷模。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 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 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
[ 点 拨 ] 像乌鸦这样没有感情的小鸟都知道报答母亲的恩情,更何况 是有情有义的高级动物——人类呢?
[ 适 用 话 题 ] 素 材 适 用 于 “ 感 恩 ”“ 回 报 ” 等 话 题 。
二、运用指导
1. 素 材 点 拨 :
感恩之心使我们为自己的过错或罪行发自内心忏悔并主动接受应 有的惩罚;感恩之心又足以稀释我们心中狭隘的积怨和蛮恨,感恩之心还可以帮助我们度过 最大的痛苦和灾难。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也会逐渐原谅那些曾和你有过结怨甚至触及你心灵 痛 处 的 那 些 人 。 常 怀感 恩 之 心 , 我们 便 能 够 生 活在 一 个 感 恩 的世 界 。
在文章立意与选材时,我们表达“感恩”主题应侧重于强调:感 谢生养、教育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感谢自然、社会与生命,感谢苦难等。
2. 话 题 适 用 :
可以适用于“感恩” (06 百色市 中考命题作文题 ) 、“感谢”、“阳光”、“浴”、“感动” 等话题。
3. 真 题 展 示 :
(A) 人在生活中,总是有得有失 的,而懂得感恩的人总是非常快乐,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总是利大于弊或者得多于失,而是因 为他们根本不去 算计自己 失去的部分 ,却永远对 自己得到的 心怀感激。
请以“感恩”为话题,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自拟题目,写 一 篇 600 字 左 右 的 文 章 。
(B) 请以“感恩每一根稻 草 ” 为 题 写 一 篇 600 字 左 右 的 文 章 。
三、运用示例
1. 标 题 示 例 :
《感恩》《感谢命运》《生活在感恩的季节里》《给心灵刻上感恩 的烙印》《感恩每一根稻草》《美丽的苹果》
2 、 优 秀 语 段 示 例 :
①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 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常怀感恩之心, 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 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 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