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技 法
命题作文外,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 作文,都有一个起题目的问题,平时的随心习作也要有一个好题目。“题目是作文的眼 睛”“题好一半文”都在说题目的重要。
( 一 ) 好 题 目 有 什 么 特 点 呢 ?
1. 吸引眼球。 要让人一看题目就觉得不俗,能产生阅读期待。
2. 富有内涵。 好题目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故作另类,而应当耐人寻味。既有文学的美感,又有哲学的意 蕴。
3. 简洁优雅。 好的题目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语焉不详,要简洁、又有富有美感,过目不忘。
( 二 ) 好 题 目 的 类 型 有 哪 些 呢 ?
1. 标点式标 题 。 如 :《 风 · 雨 · 云 》 《 开 卷 : 有 益 ? 有害 ? 》《 钱 : 福 兮 ? 祸 兮 ? 》 《 F 压 =F? 》 《 我 需 要 ? 我 需 要 ! 》《 分 数 = 友 情 ? 》 等 。
2. 并列式标题。如:《对与错》《傲慢与偏见》《红 与黑》《想和做》《怀疑与学问》等。
3. 疑问式标 题。如:《那一片叶子,代表什么 ? 》《幸福是什么 ? 》等。
4. 悬念式标 题。如:《我不该》《朋友,你丢了什么 ? 》等。
5. 优美式标 题。如:《我发现,雨是需要用心去倾听的》《我是夜空最亮的星》《那一抹绿》等。
6. 简约式标 题。如:《盼》等。
7. 名言式标 题 可 以 是 歌 词 、 诗 句 、 歇 后 语 等 。《 让 我 们 荡 起 双 浆 》 等 。
8. 反弹琵琶 式。如:《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狗拿耗子,未必是多管闲事》等。
9. 省略式标 题。如:《假如„„ 》《那一夜,好静„„ 》《我需要„„》等。
10. 呼告式标 题。如:《周总理,你在哪里 ? 》《成熟,我期待你来到我身边》 《勇气,谢谢你》等。
11. 合理的矛 盾。如:《痛并快乐着》《真实的谎言》《飘扬的石头》 ( 三 ) 如何巧拟题目 ?
1. 巧用修辞法。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拟题法,因 为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引用等辞格的恰当运用,能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增强 文章标题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我是一只无家可归的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星星 知我心》、《爱如潮水》、《千年等一回》、《近水楼台先得月》、《草原在哭泣》、《坐着读书,站 着做人》、《鲜花与荆刺》、《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多情的土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等等,这些命题或比喻、或拟人、或引用、或对偶、或对比、或反问,或生动形象,或含蓄 深沉,或文采飞扬,给人的感觉是,运用了修辞的标题,就像一盘盘美味佳肴,又像一颗颗 珍珠闪闪发光,让人过目难忘。
2. 故设悬念 法。所谓悬念,就是创作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故意留下疑 问,以吸引观众或者读者的一种创作方法。用这种方法拟题,简单易学。比如《女生传来的 纸条》这个题目就很典型,这位女生为什么要给男生传纸条呢 ? 纸 条 上 都 写 了 些 什 么 ? 结 局 又 会 怎 样 ? 读者一看这题目便有了这么多的疑问,自然会产生往下读的 强烈念头。再如《 100 分,和恨你》、《太阳从西边升起》、《午 夜之后》、《做“贼”心不虚》、《生命还会继续吗》等标题也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让人产生 欲睹为快、非看不可的愿望。
3. 移用诗词 法 。古典诗词大多是经典性的语言,它本身就有着丰富的象 征意义和文化底蕴,用它们来作标题,一方面可以摆脱拟题俗套的弊病,另一方面可以显示 出作者浑厚的文学修养,因此,它是古今文人常用的一种拟题方法。小说《在水一方》看过 吗 ? 作家琼瑶为小说命名用的就是《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又如鲁光在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有一段教练 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题目是《道是无情还有情》,用的就是唐人刘禹 锡 《 竹 枝 词 》 中 的 诗 句 “ 东 边 日 出 西 边 雨 , 道 是 无 晴 还 有 晴 ” 。
4. 错位思考 法。拟题不仅要形象,有文采,更重要的是要新颖脱俗,这就要求我们打破常规思维,纵向 或逆向思考,拟出新奇陌生的文题。如《真想做个差生》、《停电真好》、《没有翅膀的飞翔》、 《渴望“非典》、《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等,这些标题新视角、新思路、新体验,一下子就 吸引住了阅卷老师的目光。
5. 以小见大 法。话题作文范围广,限制性较少,同学往往无从下手,很难写出切实具体的文章,这时我 们如果能够有意识地缩小写作的范围,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具体 地从一个细小的角度着手,选材内容更加集中睡明确。比如以“爱心”为话题可以拟题为《你 是我的新娘》、《妈妈不爱我》、《这个冬天不太冷》、《血浓于水》等标题。
二 心法
题好一半文,炼石成金我能行。
形象可感吸眼球,巧用矛盾不落俗。
数字也能把话说,高明提问有内涵。
语言精辟又简洁,眼睛说话活又灵。三 荐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 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 ; 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 ; 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 ; 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 长 、 朋 友 、 同 学 真 挚 温 暖 的 话 语 „„ 我 们 共 同 在 倾 听 中 成 长 。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 立 意 自 定 。 ③ 文 体 自 选 ( 诗 歌 除 外 ) 。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 600 字。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 的校名和人名。
雨 夜 思 绪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杜 牧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在夜里倾听细雨的声音, 雨是自然的精灵,我想。拧亮台灯,黄色的灯火洒上一片温暖,泡上一杯香茗,细细地品, 静静地听„„
打开窗,清新的泥土芳香夹着淅沥的雨声飘 然而入,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不出的惬意 ! 我要三分易 安的婉约,三分东坡的豪放,三分耆卿的淡泊,一段纳兰的心绪,凑成十分的惬意,再来倾 听这大自然的雨声。
春雨细密,她妩媚而不妖娆,纤小而不失强 劲,她总是细细地诉说,诉说春的温暖和煦 ; 夏雨豪爽,她像 惊世骇俗的佳作美文,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又如崇山纳壤、大海吞流,让人畅快淋漓 ; 秋雨凄凄怨怨,让人爱怜,她浅吟低唱,如行云流水 ; 冬雨不再矜恃,她仪态端庄,雍容典雅。倾听着四季的雨声, 不觉感慨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雨是有灵性的,她似乎通晓人意,“随风潜 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是温柔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雨还是娇艳的,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去无”。每当寒暑易节,总感慨世事迁移,红尘变幻,于是 便 更 向 往 那 “ 青 箬 笠 , 绿 蓑 衣 , 斜 风 细 雨 不 须 归 ” 的 脱 尘 之 境 。
杯中的茶已尽,不愿再倒一杯。妙玉说过: “一杯为品,再杯便成了解渴的蠢物。”
风 属 烈 性 , 雨 属 智 性 。
风属艺术,雨便近乎哲学了。
喜欢一个人在夜里倾听雨的声音,倾听这自 然的旋律。她使我思绪不断,这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在我心灵的上空,使之变得宁静而高 远。凡人多一分世故便多一分所谓的机智,多一分机智便少一份高雅。我倒宁愿少一分机智 多一分高雅,醉心于这皈依自然的高雅。
夜深人静,挑灯听雨,会心之状,不觉莞尔。
推荐理由:这是一篇充满审美情趣的抒情散 文 。 作 为 文 题 的 “ 雨 夜 思 绪 ” 都 是 “ 听 ” 出 来 的 , 这 需 要 独 特 的 视 ( 听 ) 觉和敞开的心灵。春夏 秋冬四季听雨的不同美感,写得洒脱灵动,开合自如 ; “我 要”“总感慨”“我倒宁愿”“醉心于”等语句亮出属于作者自己的审美追求和人生境界, 写得悠远深沉,含蓄隽永。名言警句信手牛来又贴切生动,哲理性议论深沉隽永而又直率洒 脱 , 这 些 都 显 示 出 作 者 驾 驭 语 言 不 同 的 一 般 的 动 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