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作文基本功之学会积累和运用词汇

  做衣服要用布料,盖房子要用木料,说话、写文章也要有材料,这就是词汇。有的同学掌握  的词汇很少,一提起笔来就觉得没词儿,腹中空空,肚子里什么货都没有,有的即使勉强写  出来了,也是空洞洞、干巴巴的几条筋,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词。例如。有一篇《我爱春  天》的作文这样写春天:    “春天来了,真美啊!冰化了,花开了,鸟儿在叫,春风在吹,啊!美极了!我爱你啊,  美丽的春天!百花齐放的春天!”   

   你看,小作者要赞美春天,心里也很激动,可是写不出春天“美”在哪里。尽管文章里用  了许多“美”字,还有很多“!”号来表示作者激动的心情,但是读者并不感动。

   我们再看看另一位同学是怎样写春天的:   

   “人们赞美春天,尽情地讴歌春天,确实,当大地回暖,千枝绽绿的时侯,刚刚经历过严  冬的万物,饱尝到春风的温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不用提翠枝上的雀儿,也不用  看解冻的涓涓流水,只要望一望枝头的嫩芽,谁心中不回荡着一个万紫千红的新春!”   

   同样是写春天,这位同学由于掌握了丰富的词汇,把握住春天的特点,字里行间饱含着热  爱春天的感情,我们读了以后确实感受到春天的来临。

   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就说描写春天的语汇吧,真是美不胜收,俯拾皆是。例如:

   春风送暖、春意盎然、春深如海、春草如茵、春雨如油、春花似锦、春苗茁壮、春暖花开、  春光融融、绚丽多彩、杨柳依依、五色缤纷、花红柳绿、鸟语花香„„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篇作文——《观冰雕》。

   观冰雕   

   江苏常州市迎春桥小学五年级   王蕾

   为了一睹无锡百年不遇的创举——大型光导冰雕艺术展的风采,星期四,我们迫不及待地  乘上汽车,直驶无锡外贸大楼去饱眼福。

   我们乘上电梯,来到了与外界迥然不同的五楼大冰库。一进冰库,一股寒气迎面扑来。我  们顿时惊呆了,这里到处一片冰妆玉砌,简直是冰的世界。洁净可爱的冰雕再配上一盏盏彩  灯,真美啊!

   笑容可掬的老寿星手持挂有大寿桃的龙头拐杖,恭祝大家猴年如意。弥勒佛坐在光溜溜的  冰椅上,笑口常开。只可惜那件衣裳太小,他只能露着那装满人间笑料的圆溜溜的大肚子。  步入冰亭,走上冰桥,坐上冰椅,红黄蓝绿„„形与色融为一体,如一块五光十色的瑰丽宝  石,使人置身于如诗如画的仙境之中。

   走进儿童乐园,最引人注目的是立于门旁的栩栩如生的米老鼠、唐老鸭。米老鼠穿着光滑  透明的礼服,打着领结,伸着两只逗人喜爱的圆耳朵,长长的大鼻子,鼻尖上还翘着个滴溜  滚圆的小圆球呢!唐老鸭张着扁扁的嘴巴,拍着翅膀,撑着蹼,瞧它一摇一摆的走路姿势多  令人发笑,大概刚从美国迪斯尼乐园赶来吧!

   北国冰雕出现在南方,这是一件奇事,但北极的北极熊,南极的小企鹅、海狮、海豹,东  北的梅花鹿、小松鼠也风尘仆仆地来到无锡作客,这更是一件奇事。

   北极熊有的舒展着身体,懒洋洋地在冰面上歇息;有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贪婪地盯着  被列入食谱的猎物,时刻准备出击。活泼可爱的小企鹅摇晃着胖乎乎、小巧玲珑的身体,嬉  戏打闹,欢声笑语,使凶狠残忍的海狮垂涎三尺,恨不得立刻能饱饱口福。海豹晃动着满是  脂肪的身体,想找些贝壳之类填填肚子。温顺可爱的梅花鹿走来走去,向我们炫耀着自己那  树杈似的鹿角和满是梅花斑纹、光柔漂亮的皮毛。伶俐可爱的小松鼠甩着毛茸茸的大尾巴,  异常可爱。恭候多时的珍稀动物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对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真是妙  不可言!

   黑猫警长肩负着“特别”使命,瞪着铜铃般炯炯有神的眼睛,竖着天线般灵敏的耳朵,骑  着冰摩托车,严密地监视着“一只耳”的动静。有了黑猫警长尽心尽力的保护,动物们个个    高枕无忧。

   最后,我踏上光滑的冰道,想在30 米长的冰滑梯上饱尝一下大自然的冰雪乐趣。好不容  易终于争取到了一块坐板,急不可待地登上冰滑梯,放上坐板,人还未坐上去板已先行一步,  独自从滑梯上滑了下去,我只好望板兴叹,返身重新去拾板。

   拾好板,第二次登上冰滑梯,我用手按住木板,敏捷地蹦了上去。人还没坐稳,只觉耳边  一阵风声,直往下滑。一位直冲而下的男孩把我撞得转过了身,接着在冰扶手上磕磕碰碰,  在惊叫声中滑到了终点,饱尝了“花样滑冰”的滋味。

   我恋恋不舍地走出了冰雕馆,我喜爱这些巧夺天工的、玲珑剔透的冰雕艺术品,更敬佩那  些赋予普通的冰雪以美感的艺术家们!   

   冰雕是北方特有的风光,能在南国秀丽的太湖之滨欣赏到这种奇特美丽的景物,确实是  “百年不遇的创举”。文章一开头就把读者带进了瑰丽的艺术殿堂,小作者就像是一个出色  的导游,引导我们顺着参观的顺序饱览了人物造型、动物雕塑、花样滑冰三个冰雕馆,走进  了琼楼玉宇。由于小作者掌握了丰富的词汇,所以在介绍人物和动物的神态时格外生动、形  象。老寿星用“笑容可掬”,弥勒佛用“笑口常开”,米老鼠、唐老鸭用“栩栩如生”。小  企鹅用“活泼可爱”,海狮用“凶狠残忍”,梅花鹿用“温顺可爱”„„特点鲜明,形容准  确。一篇千字文,还灵活自如地运用了十几个成语,如“五光十色”、“如诗如画”、“风  尘仆仆”、“垂涎三尺”、“巧夺天工”„„

   我们要准确地选用词语,就得认真积累词汇。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他使用的词汇有  一万六七千个。所以,莎士比亚剧本中人物的对话格外生动、风趣。俄国有个著名的犹太作  家名叫肖洛姆·阿莱汉,他的书信体小说《美纳汉·孟德尔》曾经受到高尔基的称赞,说这  是“一本绝妙的好书”。可是,你们知道肖洛姆·阿莱汉是怎样积累词汇的吗?作家13 岁的  时候就失去了母亲,他的继母为人很凶,经常打骂他。肖洛姆·阿莱汉习以为常以后,慢慢  觉得他的继母骂人的话尖酸刻薄,很有特点,于是,他就偷偷地拿个本子把后妈咒骂他的话  记录下来,例如: 

   “吃——让蛆虫把你吃掉!”

   “叫——让你牙疼得叫起来!”

   “缝——给你缝寿衣!”

   “有——让你有所有的溃疡烂肉!” 

   后来,肖洛姆·阿莱汉把这些词汇编成一部小词典,命名为《后母娘的词汇》。他并且有  意识地把后母娘的词汇用到作品中去,使他笔下人物的语言干姿百态,妙趣横生。

   泰山起于抷土,江河源自涓流,知识则在于积累。我们积累词汇,也应该像肖洛姆·阿莱  汉那样处处留心,使自己成为词汇的富翁,这就像农民把一粒粒的粮食收进仓库一样,用起  来只需打开库门就行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词汇丰富起来,并灵活运用呢?

   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活跃在群众嘴上的语言生动形象,活泼风趣。例如,我们说,有人今天生活好了,就忘记  过去的痛苦,群众说:“好了伤疤忘了痛”;我们说,对敌人不能仁慈,群众说:“救了落  水狗,回头咬一口”等等。多么通俗生动。语言通俗,就是把本来是抽象的概念说得具体生  动,把本来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下面,让我们比较一下这样两段说明文: 

   例①   什么是物候呢?物,就是指动植物;候,就是指气候。物候,就指的是气候变化  对动植物影响的种种自然现象。

   例②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  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  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关于什么是物候的说明。例①语言准确而简洁,但比较抽象,不容易  理解。例②语言通俗,说明具体而生动。它把气候变化和动物活动、植物生长、农业生产的  关系都说清楚了。

   语言准确,就是要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要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比如“屡战屡  败”,贬义词,是说打仗连吃败仗;“屡败屡战”,褒义词,是说能坚持作战,不因失败而  气馁。词序颠倒,语意截然相反。

   语言简练,就是不啰嗦、不重复、不拖泥带水,不说空话、大话、套话。《人民日报》有  一篇批评不良文风的文章,题为《“妙语”惊人》,我把该文引用的“妙语”摘抄如下:   

   “你的刻不容缓的马上告别,将是一件非常令人不愉快的十二万分遗憾的重大事情,为了  表示我对你的尊敬爱戴,请允许我以我个人的名义代表我自己向你表示衷心的再见!   

   这段话实际上只有“再见”两个字是有用的,其余都是废话,堪称“妙语”惊人!

   语言生动,主要指形象、活泼、有变化、不呆板。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中有这  样一句话:“春风又绿江南岸”,至今被人们传为佳句,特别是“绿”字用得最妙。这“绿”  字为什么比“到”、“过”、“入”、“满”等字好呢?因为“绿”字写出了“色彩”和“意  境”,写出了“情态”和“气氛”,显示了景物的变化过程,具体形象,能引起人们的联想  和想象。又如作家袁鹰写的《井冈翠竹》是这样描写毛竹下山的: 

   “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毛竹滑下山来了吗?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  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下了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  途。” 

   这段话用的是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作者用“穿云钻雾”、“呼啸而来”、“下”、“流”、  “挤”、“走”等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把竹子急于为人们作出贡献,写得形象逼真、亲切自  然、活泼多姿。

   请比较一下下面两篇例文的语言特点。   

   “丑小鸭”为什么能变成“天鹅”

   ——读《丑小鸭》 

   浙江湖州市城区东风小学   谭雪薇(7 岁)   

   丑小鸭——它一生下来,因为长得很丑,人们和动物都不喜欢它。寒冷的冬天,它在森林  里受尽了折磨,后来它靠自己的努力,终于飞了起来。它成了一只美丽的、在蓝天上自由地、  高高飞翔的天鹅!

   丑小鸭变天鹅,靠的正是自己的努力。

   看了《丑小鸭》的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不要怕自己笨,只要用心  去学去做,就一定能成功的。爸爸,妈妈,老师,请放手让我去学做每一件事吧!我自信一  定会像丑小鸭一样,靠自己的努力“飞起来”的。

   我常常梦想着美好的将来,也许我长大了当个医生,发明一种药,病人吃了马上就会好。  也许我长大了发明一种衣服,人们穿着它就会飞起来。也许我长大了发明一支笔,笔上有灯,  晚上写字就方便了。也许我长大了会到月球上去造天堂„„无论我将来要干什么,都要通过  努力才能做到。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的手里高高地“飞起来”。   

   “国界线” 

   湖北应城市实验小学四年级   黄竹 

   我和我的同桌经常为了小小的“领土问题”发生“边境战争”。一次,我正在专心地做作    业,突然右肘被猛撞了一下,于是,本子上爬出了一条“小蛇”。我气冲冲地问同桌:“喂,  为什么撞我?你看„„”他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管你是不是故意的,  反正„„”我说。同桌这时也翻了脸,说:“上回,你使我的语文作业本弄上了一条‘蚯蚓’,  我没怪你,你倒来怪我。”“那是过去的事了,今天你得赔!”一气之下,我在桌子上画了  一条“国界线”,并宣布谁也不能侵犯谁的“领土”。

   一天,我正看着书,突然瞅见同桌的胳膊侵犯了我的“领土”,便立刻抡起拳头,向他发  起猛烈的反攻。同桌被我弄糊涂了,问道:“你为什么打我?”我指着“国界线”说:“谁  叫你侵犯我的‘领土’!”同桌看了看“国界线”,无可奈何地做作业去了。我看着他那狼  狈的样儿,开心地笑了。

   又有一次,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用水彩写生,忽然感到胳膊碰上了什么硬东西,侧头一看,  同桌拿着一把钢尺正看着我。我气愤地说:“你看,你看,画被糟踏了,你赔我的画!”“赔?  没门儿!这就叫‘寸土必争’。”我举起书包朝他狠狠地砸去。顿时,书、书包、文具盒等  都成了“武器”,扔得满地都是。

   正打得热闹,不知是谁报告了“联合国主席”——江老师,“主席”马上召集“各国代表”  商议解决“领土争端”。班长说:“一张桌子两人共用,我们应互相照顾。”中队长说:“一  张桌子本来就是大家共同使用的,要相互间迁就一下,不能划地盘。”“同学之间要讲团  结。”“哪能为一点儿小事就打架!”同学们纷纷发言,只见“邻国”惭愧地低下了头,这  时,我的脸也渐渐地发热了。

   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想除掉“国界线”,弥补自己的过失。一进教室,看见同桌  正使劲地擦着桌子上的那条破坏同学友谊的线条,我连忙跑过去帮着擦。我们一边擦,一边  互相看了看,都高兴地笑了。从此,我们变成了“友好邻邦”。 

   《“丑小鸭”为什么能变成“天鹅”》是一篇7 岁儿童写的读后感,语言朴素清新,简洁。  文章不是重点复述众所周知的丑小鸭的故事,也不是详细描写丑小鸭变成天鹅的经过,而是  侧重在“为什么”上做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丑小鸭所以变成美丽的天鹅,“靠的正是自己  的努力。”文章用“飞起来”三个字,把所记述的内容连在一起,成为一体。开头写丑小鸭  靠自己的努力变成天鹅,“终于飞了起来”,接着,由物及人,小作者自信一定会像丑小鸭  一样,靠自己的努力“飞起来”的,最后由个人联想到国家,预示经过一代人的努力,祖国  也一定会“飞起来”。文章条理井然,脉络分明,结构紧凑,思路严密,语言明白如话。一  个7 岁的儿童能写出这样好的作文,真是不简单!

   《“国界线”》一文写得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小同学们为使用同一张桌子,经常发  生一些摩擦,但小作者把这叫做“领土问题”、“边境战争”,在桌中间画了一道线,叫“国  界线”,等等。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记叙同桌两人的纠纷,既说明了儿童的幼稚,又表  现出童心的纯真。文章有两次描写同桌同学之间的“严重警告”和一次“战争”的情景,写  得形象生动,把双方气愤、得意、沮丧的神态描绘得很逼真。

   二、要向书本学习

   从古代到现代,许多被誉为“语言巨匠”的作家、诗人,经常为了精选一个准确生动的字  眼而呕心沥血,“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所谓“语不  惊人死不休”,正反映了古人的这种决心和苦心。所以,我们要尽量多阅读一些课外读物,  特别是文学名著,使自己的眼界开阔些,知识丰富些,掌握更多的字、词、句和写作方法。  为了掌握更多的词汇,要精读和背诵一些范文、名篇,仔细地体会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对一  些近义词要进行分析、比较,力求确切理解词义。比如说同样都表示“拿定了主意、不动摇”  的意思,用到行动上,说“坚决”,用到立场上,说“坚定”,用到性格上,说“坚强”。  

   当然,经常阅读同龄人写的优秀作文,认真进行比较和分析,也是积累词汇、学习写作方    法的一个好方法,因为同龄人生活经历差不多,读同龄人写的作文,会感到很亲切。请看张  英同学写的《假如风有颜色》一文。 

   一天,我忽发奇想:假如风有颜色,世界会变得怎么样呢?风又会有什么颜色呢?我脑海  中出现了一幅幅图画„„

   春天,风把大地吹醒,你看:河边的小草偷偷地伸了一个懒腰,打了个哈欠,绿油油的草  叶上滚着几颗晶莹透明的小水珠,正好奇地望着这春意盎然的世界,柳树嫩芽也悄悄地抽出  了几片绿叶儿;田里赶上拔节的麦苗儿,在风的吹拂下,似绿海翠浪在不断地涌动。整个世  界充满了生命的绿色!啊,春天的风一定是绿色的!

   夏天,晴空瓦蓝瓦蓝的,像画家作画时不小心打翻了一瓶蓝颜料,把天空涂蓝了,风儿吹  呀吹,自己也沾上了一点蓝色。轻柔的蓝风吹得人好舒服啊!海面上,蓝色的海浪在风的推  拥下,不住地拍打着海边的岩石,把岩石染蓝了;大地、高山、树林在风的抚摩下,更苍翠  黛蓝了!嗯,夏天的风当然是蓝色的了。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风吹呀吹,把稻穗吹黄了,大地一片金黄。那金黄饱胀的稻穗坠得  稻秆儿都弯了腰;秋风又吹呀吹,树上的叶子也黄了,飘飘荡荡地飞向空中,似一只只黄蝴  蝶在翩翩起舞,瞧,地上铺满了一层黄叶,放眼望去,像铺了一条金黄色的地毯,美丽极了。  啊!秋天,是金黄的季节,那么秋天的风是金黄的!

   冬天,凛冽的北风一吹,雪花就飘起来了,时而纷纷扬扬,时而飘飘洒洒,似棉絮,似羊  毛。那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的小精灵,为大地披上了一件银装。瞧!好一个粉妆玉砌、冰雕玉  琢的世界!冬天的风肯定是白色的!

   风,一年四季的风,要真是有这不同的色彩,那该有多好啊!   

   小作者想象力多么丰富而奇妙,她把一年四季的美景设想为风染成,春天的风是绿色的,  夏天的风是蓝色的,秋天的风是黄色的,冬天的风是白色的,每一季都写得很美,写得生机  勃勃。文中许多语言来自书本,又经过自己的消化,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运用起来就显得准  确而生动,如“春意盎然”、“绿海翠浪”、“苍翠黛蓝”、“翩翩起舞”、“纷纷扬扬”、  “飘飘洒洒”、“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粉妆玉砌”、“冰雕玉琢”„„从而唱出  了对自然世界的赞歌。

   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积累词汇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但并不是说在一篇文章里非得用许多  形容词、成语和典故,也不是说一篇文章的华丽词藻越多就越美。其实,真正的好文章是不  随便用、甚至于干脆不用形容词和典故的,好像真正美丽的人用不着多施脂粉、乱穿衣服一  样。作家徐迟说过:“越是大作家,越到成熟之时,越是写得朴素,而文采闪耀在朴素的篇  页之上。”说得多么好啊!我国的文学巨匠巴金、冰心的文章写得非常朴实,而又非常动人。  文章写得华丽,是一种美,写得朴素,也是一种美,越朴素越能打动人。有真实思想内容的  文章,从来就不靠华丽的词藻去争取读者。最感人的思想感情,常常是用最普通的语言表达  的。同学们都知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它  朴素、精练、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却意味隽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所以,  它千古流传,一直为后人传诵。

   请看顾煜荭同学写的《爸爸妈妈别吵了》一文。 

   一提起我的爸爸妈妈,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

   几年以前,爸爸妈妈一直很好,常常带我出去玩,还买好东西给我吃,日子过得真美好。  可现在妈妈变了,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和爸爸争吵,把家里搞得满是火药味。有一天早上,爸  爸和奶奶都在睡觉,我和妈妈已经起床了。妈妈的拖鞋声很响,走进走出吵醒了爸爸,爸爸  皱着眉头对妈妈说:“你换一双软底拖鞋,否则大家都睡不着了。”可妈妈不仅不换,反而  “啪达、啪达”地拖得更响了。爸爸也更生气了,说了几句难听的话。就这样他们吵了起来。  他们吵得可凶啦,妈妈用红木凳子往爸爸头上砸,幸亏被奶奶拦住了。我多害怕呀,躲在一    边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吵完后,他们谁也不搭理谁,脸上阴沉沉的,真使我难过。我真想离  开这个家到学校里去,再也不回来。因为只有在学校和同学们在一起时,我才会忘记一切。  

   可是,同学们都有温暖的家,每天一放学,他们都欢蹦乱跳地回家了,而我却陷入了苦恼  之中。有一天,我回到家里,打开数学本做功课。突然被一道题目难住了,我想等爸爸回来  问问他。晚上,爸爸妈妈都回来了。吃好晚饭,我打开数学本,向爸爸问了那道题目。爸爸  正准备回答,妈妈不知为了什么事情又跟爸爸吵了起来,火得他把我的本子也扔掉了。害得  我那一天的功课也没做好。我真恨他们呀!记得过去,他们为我的学习,常常忙到很晚。有  时,爸爸为我辅导,妈妈就给我们把点心烧好。可现在,他们一点儿都不管我的学习,一点  儿都不知道我心里有这么多的烦恼,完全把我给忘了。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多想大哭一场,  可又怕同学知道了难为情。唉!我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

   每逢星期天,我看到许多家长领着孩子到公园去玩,他们是那么高兴。我多希望我的爸爸  妈妈还能像过去那样,一起领我到外面去玩,一起来督促我的功课,一起坐下来听我说说心  里话„„   

   这篇作文写得真实感人,小作者并没有用华丽的词藻,而是用朴实的文字倾吐了由于爸爸  妈妈吵架带来的苦恼。小作者善于运用对比表达苦恼的情绪。纵向比,回忆过去爸爸妈妈为  “我”的学习常常忙到很晚,可现在却常常吵架,根本不管自己的学习;横向比,同学们都  有温馨的家,星期天由家长领着去公园玩乐,而自己的家却充满了“火药味”,小作者边叙  述边抒情,真实地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烦恼,当爸爸妈妈吵架时,“我多害怕呀,躲在一边  不知流了多少眼泪。”爸爸妈妈的脸阴沉沉的,“我真想离开这个家到学校里去,再也不回  来。”“他们不管我的学习,一点儿都不知道我心里有这么多的烦恼,”“我多想大哭一场,  可又怕同学们知道。”沉重的忧伤深深折磨着一个孩子的心,牵动着读者的心。

   当然,语言朴素是一种美,并不是说我们不要掌握更多的语汇和形容词,适当的形容、比  喻还是很必要的。不知你有没有读过《汉语成语小辞典》,书中成语里的比喻约占总数的四分  之一,如“门庭若市”、“呆若木鸡”、“力大如牛”、“目光如豆”、“味同嚼蜡”、“归  心似箭”等等,都非常形象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如果你不注意学习和积累词汇,写  起文章来,总是那么几个词,或者是临渴掘井,东抄西凑,把一些所谓“优美”的词一古脑  儿用在一篇文章里,是不可能把文章写好的。

   搜集材料、积累词汇的方法很多。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巨匠茅盾这样说:“我们在开始写  作的时候或以前,就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稿簿;无论在哪里,你要竖起耳  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同学们,请你准备一个小  本本,随时留心,随时记录,随时比较分析,做到眼勤、耳勤、手勤。这样长期坚持下去,  就一定能成为词汇的富翁,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