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二年的八月,我去了西藏。 我想写下一点文字,记住这次经历。 但太多的关于西藏的书困扰着我,让我不得不问自 己:你能写好这篇文章吗? 但我知道,我必须要写。 为终于了却了这一生的愿望。长期积累的关于 西藏的种种传说,让我对西藏的向往和畏 惧与日俱增,到后来竟已成为我人生的梦。 为短短的九天获得的太多感受。我行走在西藏,所见所闻无时不叩打着我的心灵。 我 想倾诉,我想为自己留下永久的记忆。 为我和我先生终于去看望了他的 母亲,看望了他父亲工作了几十年的地方。先生的母亲 ,30 年前第一次赴拉萨探望自 己的丈夫,却因高原反应而引发重病,从此长眠于西藏。他 的父亲,是最早的援藏者。 西藏之行于我非同寻常。 而现在,我终于平安而归。 有着 切切实实触摸过拉萨的真实感受;有着接受了高海拔对身体的考验的喜悦;更有着 被 西藏的蓝天白云把五脏六腑淘洗得干干净净的爽快和幸福。 我想写出我眼中的 西藏。 布达拉宫屹立在拉萨市中心突起的红山之上,雄伟壮观。初见它时我于欣 喜中又有一分失 望。太多的图片让我以为已经很熟悉布达拉宫了。其实那只是外观。 走进布达拉宫,才知道这里珍藏有数以万计的精美雕塑和独特的唐卡面;珍藏有 各类经 书典籍和无数壁画及佛塔法器等。可以说,布达拉宫是集建筑、绘画、文化、 艺术及财富为 一体的无价之城。 朋友告诉我,布达拉宫只是黄金藏量便达 两千七百多吨,还有无数世间的奇珍异宝,还 有今天和以后的源源不断的朝拜者奉上 的钱财。难怪有人说西藏的所有民间财富,都流到了 寺院里,而且是只进不出。藏民 们是用一生的辛苦劳作来了却佛愿,来追求把全部的财富无 私地奉献给佛主的快乐。 面对他们的虔诚他们的信仰,我们不得不发出感慨。 驻足于拉萨的座座寺院,神 圣而又古老的宗教氛围包裹住了我。 我吮吸着布达拉宫特殊的气息,我抚摸着哲 蚌寺迷离的壁画,我接受着色拉寺喇嘛的摩 顶,我摇动着大昭寺的经筒和经幢。我双 手合十行走在转经道上,我郑重的把名字写在五彩 的经幡上,我注视着残酷而又神秘 的天葬仪式,我聆听着似懂非懂不绝于耳的诵经声。 信徒们两步一跪地磕着长头, 朝圣者手执转经筒来去匆匆,“六字真经”萦绕着座座殿 堂,长明的酥油灯照射着双 双渴望的眼。 挤在朝拜的人群中,我突然觉得自己变得原始而又崇高起来,止不 住想问自己:你是谁 ?你要到哪里去? 同寺院齐名的还有西藏的湖和西 藏的山。 我们去游羊卓雍湖。羊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在藏南,离拉萨近200 公里。 汽车在山间坑洼不平的路上盘桓。一边是山壁,一边是悬崖,让人不敢睁 眼。在绕过一 坡又一坡后,路仍然没有尽头。向山的最高处望去,只有蓝天与白云。 神秘的羊湖在哪里 呢? 喘息的汽车终于爬上了4800 多米的岗巴拉山。奇迹 出现了,美丽的羊湖一下子铺展 在了我们眼前。碧绿色的望不到边际的羊湖静静地躺 在在群山中,如一抹淡淡的绿云漂浮着 ,又如一条轻柔的玉带缠绕着群山。亘古不变 的羊湖啊,你把自己无穷的魅力以这样的方式 默默地献给了天地献给了芸芸众生。 我们禁不住向山的更高处跑去,想俯瞰羊湖的全部风姿。腿轻飘飘的,人喘着粗气, 风呼呼 作响,阳光刺得睁不开眼。举起手臂,蓝天白云就在我们的手掌之间,忍不住 想大喊:我来 了! 可爱的羊湖蜿蜒着,在远处与群山与蓝天与白云相连相 融。虽然我们没有目睹到她的全 部,但毕竟,此时的我,站在了我人生的最高点,我 激动不已。 后来我们去林芝时,还翻越了高达5020 米的米拉山。但因为是坐汽车 缓缓而上山,并且 在米拉山停留的时间较短,所以高原反应还不如在岗巴拉山强烈。 但大家仍然喘着粗气,不 敢轻举妄动。 而就在这时,在我们的汽车行驶过 的路上,我们亲眼所见有几个勇者,正骑着自行车 翻越米拉山。简单的行装,黝黑的 皮肤,刚毅的面庞,无不显示着攀登者的决心和艰难。他 们是真正的勇者,他们在向 自然挑战,向人类的极限挑战。 去过西藏的人都告诉我,林芝是一定要去的, 那里是西藏的江南。 林芝距拉萨有400 多公里,在西藏东南部,整个地区为我国 第三大林区所覆盖。听说原 始森林一望无际,很是气派。可惜我们去的时候,路被洪 水冲断了,未能见到森林。 我要记下的是林芝的水——空灵明净而又滔滔滚滚的 拉萨河。 行程约到一半时,路旁便有了一条清澈见底的河。从世界最高峰流下来 的雪水,日复一 日地流淌着,终于在这里汇集成一处。河床时宽时窄,水流时急时缓, 然而始终不变的是水 的晶莹水的碧绿。绿水跳跃着奔腾着,从碎石间流过,从树林中 流过,变换着姿态却又不带 一点杂质地从我们的脚下流过,从我们心底流过。大地被 染得绿绿的。而这流动的连绵不断 的绿,让我们的心也充满了绿意。 绿水 青山见过不少,没有哪里能与林芝的水相比。以高原的蓝天白云为背景的林芝水, 把 自己源远流长的美丽发挥到了极至。 林芝的绿水一直陪伴着我们,没有尽头。 西藏是美丽的。 美丽的西藏有着分明而丰富的色彩。天空永远是湛蓝 的,白云仿佛触手可及;庙宇在蓝 天下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经幡五颜六色,在天地 间灿烂地飞舞着;建筑颇具民族特色,全 用大红大绿大紫大黄;如节日般艳丽的服装 满街飘舞;甚至连我买的纪念册和装饰品,都绚 烂无比。 美丽的西藏有着 朴实而好客的人民。为我们开车的藏族师傅都有着好听的名字。去林芝 的路上,达瓦 给我们讲阿沛阿旺晋美的故乡;游色拉寺时,格桑竟为我们当起了导游,尽管 他们时 不时还要伴有手势。在八廓街购买工艺品时,卓玛小姐对我们友好款待。我们分明感 受到了,我们的语言、信仰或许不相通,但我们的心却是相通的。 西藏的美丽让 我流连忘返。 今天的西藏,已成为旅游的胜地。 走在西藏的土地上, 到处可以看见内地的援建,看见全国人民对西藏的关心。 我想,先生的父亲于九 泉之下应该感到欣慰,因为他和他的同伴,是最早的援藏者,是西 藏建设的功臣。 先生的父亲是55 年进的西藏。听说那时是汽车一边行驶一边开路,吃喝拉撒全在车 上, 足足一个月,才从成都走到西藏。这一去便是二十多年。他的妻子,独自在成都 撑起一个家 ,抚养着六个孩子。终于有一天,她想孩子们都长大了,她要去西藏看一 看。谁知这一去, 便再没有回家了。 母亲的墓面对着高高的布达拉宫。 回到家已经几天了,我还一直沉浸在对西藏的仰望之中。 我知道,我 还要珍藏纪念品,还要整理一本专集像册,还要再读读关于西藏的书,最后 还要完成 这篇文章。那时,我或许可以自拔了。 二00 二年八月,我去了西藏。 我 将 永 远 怀 着 一 份 敬 仰 之 情 。 &n bsp; &nbs p; 2002 年8月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