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专家浅析㈣

  和全国课标卷、北京卷都有几分相像的是重庆卷的作文题目。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一座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  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 个小时。突然,门被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道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 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  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跟我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  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  歌除外),不少于800 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简析]这也是一个善有善报的故事,一段教人向善的佳话。在传统教育里,我们常  听长辈讲也常晚辈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以前„„”

    当然,肉类加工厂和保安,限定了这不会是很久以前故事;但是国别地域并没有说  明,我们也不大知道在另个国家和地区肉类加工厂的环境制度,不大知道那里工人和保安的  地位。仅就中国而言,在我们身边,在《天下无贼》等影视作品里,保安的出身和地位大多  是比较边缘的,被人们轻忽的。不然春晚小品,也不会高喊“我是保安,我自豪„„”了。  

    从一般意义而言,这位被冷冻了五个小时的工人得能死里逃生,是因为他每天早上  向保安问好并且下午跟保安道别,是因为这一份尊重。但是,如果仅从这件极其偶然的事情,  引申出普世价值的泛泛之谈,那就很值得商榷了。

    其一,这位工人虽号称工厂甚至国家的主人,其实也是社会边缘的人物,大体和保  安属于同一阶层。不然,他也没有必要独自钻冷库,也不至于失踪五个小时,除不相干的保  安,居然没有他人注意和理会。

    其二,这位工人的际遇真可谓传奇。35 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中,他是唯一早  晚向保安问候的人。是敬老关怀,是平等意识,是关注下层,是仰视上面,都有可能。也正  因为他百里挑一,所以才给保安留下深刻印象,那么这工厂里的其他工人呢?再说,也真是  无巧不成书,怎么就这位百里挑一的工人把自己关在冷库里了呢?如果是别的工人被关在冷  库里,想必早已冻死,可35 年来似乎没有发生过这种悲剧。那么,这位工人会不会工作时有  点儿分神呢?但愿不是为问候或同类的事吧。

    其三,保安也有点儿蹊跷。只因为一直没有听到这位工人跟他说“明天见”,就在  这座建筑里独自搜寻五个小时,既不向人询问,也不求人帮助。如果这位工人或乘车,或走  旁门,或偏巧在他新陈代谢时已离开工厂,他是不是一直要找到猴年马月,地老天荒啊?再  如果,那位敬重他的工人没能坚持到五个小时,或者工人第六、第七小时才被发现而悲剧已  酿成,保安就是不承担法律责任,是不是也要一生受良心的煎熬啊?只因没有听到一声“明  天见”,就独自苦搜五小时,真是:见过轴的,还没见过这么轴的„„

    第四,肉类加工厂方面„„算了,不说了,再说就说到这故事的传播者了。

   题目实质的核心立意是: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阅卷“最佳立意”的底线可能是: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