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你如何做到高考考场作 文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一、考点阐释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中,要求考 生所写文章应做到: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也就是用足够的高质 量的材料显示文章的主题。如,写记叙文,人物和事件要具体实在,要有完整的典型的事件; 写议论文,论据要典型充足,要让事实说话;写说明文,说明的属性要清楚,材料要充分。
中心明确是指文章的观点鲜明而准确。就一篇作文来说, 要有一个清晰明白、确定不变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率所有的题材。
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 理性的概括,也可以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它必须是鲜明的。如,写议论文,赞成什么, 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反对什么,决不能含糊不清,即做到观点要明确,也就是说要明示出 来;写记叙文,中心不能空泛,不能令人不知所云,记叙文中的观点既可以明示,也可以含 蓄,也可以是理性的概括,或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二、文章如何做到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高考作文,最忌讳“假大空,捏造事实,无病呻吟,夸大 其辞,无的放矢”之作,这也是与内容充实相对立的做法。因为,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一个明 确的中心,就会思路散漫,笔墨不集中,令人摸不到头脑,不知其所以然,当然不会得高分。
要做到内容丰富,中心明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调动平时的积累,巧妙组织材料
作文的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方面、书本上和课外读物上。 高中生学习紧张,面对的是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很少体验校外的生活,因而,要注意积累 书本上和课外读物上的作文素材。同时,要注意搜集、积累历史课本和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一 些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如,及时积累“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人物”的事迹、“十七大报告”、 “关注民生”、“迎接奥运”等事件和热点,以在作文中巧妙运用。
近年来,一些旧瓶装新酒的文章很容易受到阅卷老师的青 睐。有些考生选取楚怀王、屈原、陶渊明、王昭君、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人物,有 的写散文,有的写小说和戏剧,其事例的来源大都取材于语文课本和历史课本。还有的考生 模仿电影《英雄》《天下无贼》的语言与技巧构思文章,也同样获得了高分。
2、联想、想象,一材多用,精心选材
文章要做到内容丰富,就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如,学 了《我与地坛》,知道了史铁生的母亲是如何关心、惦念史铁生的;知道了史铁生在其母去世 后,是怎样读懂了母亲,是怎样感到了内疚的。当你遇到与之类似的作文时,就要发生联想 和想象,将与之相近的事件饱含深情地写出来,你的文章自然会打动人心,自然会受到阅卷 老师的青睐。
有些材料,如,“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人物”的事迹,可 适用于许多作文题目,也就是可一材多用。新鲜的材料,可使文章内容丰富、新颖,很容易 吸引读者。当然,一材多用应以恰当为原则,不适用的不能强拉硬扯,否则会起到反作用, 即写跑了题。
3、材料紧扣中心,中心明确突出
一篇文章要有明确的中心,考场作文不要写多角度的令人 费解的文章。为此,写文章时,一定要做到中心突出,不游离中心。如,写议论文最好在开 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精心选材。要注意,议论文可有几个分论点,但中心 论点只有一个。
写记叙文、散文,也要围绕中心选取一些典型事件,可借 助议论的表达方式和卒章显志的表达技巧等巧妙地点明中心。无论写哪种文体的文章,其中 心应做到准确、新颖、深刻。
【高考满分作文】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致墨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墨子:
这是两千年后的一个学生写给你的信。我不知缘何想要写 信给你,只知道我因你而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书架的最底层摸到一本古朴的线 装书,这便是我与你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大美妙,因为从你那黝黑的脸 上我看不到一点情感,只有“守不竟,即赴死”的严苛与冷酷。
那时我觉得,你一定不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定不是个 会仰望星空的人。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吸引。“天下 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散发着一股奇特的稻香。于是 每每书页翻动,我便仿佛回到那个人人“交相亏贼”的纷繁乱世。
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望天 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见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 天何言哉”;我看到了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也见到了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 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终于,我一眼望到了你。你并未选择归隐,也不愿去与诸 子整日无谓地论战。你只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 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你是如此脚踏实地,你的脚步是如 此坚实、不屈。
我终于明白,你并非不会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 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的其余诸子,你宁愿脚踏实地 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让“兼爱”——你的这片星空划出更绚烂的光芒。所以,你总在不停地 奔忙。你曾不远千里游说楚王,并“九拒鲁班攻城之机变”,拯救宋国一方百姓;你又四处 奔波,“非攻”“非乐”“非命”“非儒”,为的就是切实地为这乱世提出真正的“济世良 方”。你仰望星空,又总是不忘脚踏实地。因而你的脚步从不停息,你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 而在这浮夸虚假仍存于世的两千年后,你的脚步也越发显得坚实、有力。
原来,你的双眼永远仰望着星空;原来,你的双脚从未离 开过大地!
黑衣黑发、黑眼黑面,眼望星空,脚踏大地,奔走于大地 上的你,就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天际,穿透重霄,为这九州五岳点燃永不熄灭的火焰!
人类需要仰望星空,因为没有星空的照耀,我们的路不会 有前方。但是,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脚踏实地,为他人为社会切实地做点什么。 毕竟,星空的美丽永远不属于大地,只有我们脚踏实地,才可以用自己的每一个脚印折射出 星空的绚丽。
墨子,感谢你,让我明白了这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也感 谢你让我的生命拥有了最恒久的动力。
【专家组评分】
标卷作文一(一类文上)。内容 20 分,表达 20 分,发展 20 分,总分60 分。
【点评】
这既是一篇书信体的作文,又属于一篇优美的散文。考生 凭借坚实的文化根底和高超地驾驭语言的能力,紧扣“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精心选材, 将墨子的言行巧妙入文,使文章富有哲理,使主题深化并升华。
考生构思巧妙,善于从课本中发掘材料,旁征博引,妙笔 生花,语言生动形象,联系现实自然妥帖,文章显得大气、厚重。
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既扣题准确,又互相照应,语言简洁, 干脆利索,结构非常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