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名师写作指导

   新 课 标  I    经 验 与 勇 气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  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  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请  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写作指导:  

   崔矿山、张定勇(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河  南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  老雕刻家最后的话。立意角度有二:老雕刻家的话和钻石。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可以围  绕 “ 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 ” 、 “ 成功来  自勇气 ” 、 “ 成功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 ” 、   “ 做事需心无旁骛,无所畏惧 ” 等切入;从钻石的角度立意,  则可以从 “ 瑕疵不足畏,改变成就美 ” 、 “   要勇于改变自我 ”  、 “  与过去决裂,勇于做新的自己   ” 等角度切入。当然,从第一个角度切入是中心立意,也最容易写作。写作  素材相当丰富,俯拾皆是。不必说我们改革开放的魄力,当前反腐倡廉的胆气;不必说我们  捍卫主权、保卫领土的决心,毅然决然向 H7N9 决战的豪气,单是我们身边发  生的积极进取、大胆做事的勇气就足以令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写作时要想出类拔萃,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把握住 “ 勇气 ” 这一  关键词,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有材料意识、话题意识、主题意识; 2 、选择最  擅长的文体,例如议论文; 3 、打造文章亮点,例如画龙点睛,闪亮开头,结  构井然,前后呼应,卷面美观等。参考题目:《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狭路相逢勇者胜》、  《成功源自勇气》、《一 “ 勇 ” 天下无难事》、《成功的秘诀》。    

    新课标 II   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  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 “ 同学关系 ” 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 60%  的人表示满意, 36%  的人认为一般,   4% 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    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72% 的人表示非常有信  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  袭。  

              写作指导:  

    洪春鸣(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教师)    

   今年作文材料更贴近现实,从试题材料看,此题在  形式上选取了四则材料,通过梳理材料的层次,我们就可以抓住材料的中心立意,这次作文  的核心立意是在材料的第四段。也就是同学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上,  遇事多为他人着想,这样同学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遇事多  为他人着想,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我们中学生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的做法,更是当今社会处理各种问题的一剂良药。    

       今年的作文题让长期   “ 悬于半空 ” 的高考作文题 “ 接了地气   ” 。更接近学生生活的实际,给人一种亲切感,当然今年的作文题也出乎意  料,避开了中国梦、正能量等热点话题,但还是在情理之中的,那就是关注中学生的成长。    

   今年的作文题兼具开放性和限制性,不偏、不难、  不怪,没有给学生设置太大的障碍。高中阶段的生活是值得珍惜和回味的,也是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的。 “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 作文  题强调学生内在的人生思考,让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理解生活、表现生活。    

    广 西               捡到手 机之后             

   材料大意:年轻人捡到尚先生的手机,尚先生要求  归还,可年轻人不愿意。后来尚先生出 2000 元把手机买回来,可是年轻人又  改变主意,无条件归还。原因是年轻人看见手机里面很多内容是关于地震尚先生捐助的内容。    

   写作指导:  

    刘永(广西师大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体现了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延  续性和稳定性,大多数学校的考生对这种题型都训练有素,容易上手,也不容易跑题,有利  于考生的正常发挥。总的来说,今年作文试题难易度适中,比往年难度稍有降低。    

       从命题提供的材料内容来看,材料源于生活,    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社会现实。捡到手机的人本来要见利忘义,却因别人的  爱心举动所感染,主动放弃索要 2000 元酬金,对此,考生可围绕义与利、真  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关系,真诚和善良的积极意义等角度立意即为扣题。    

       鉴于材料主题较为明确,刘永老师建议,文章  体裁可选用议论文、记叙文、小品、书信等各种样式。材料内涵紧扣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和  谐社会,发挥社会正能量的热门话题,延续了近年来 “ 关注生活,感悟人生   ” 的主题,体现了古人一贯提倡的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 ” 的行文准则。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再次表明,高考作文不只  是选拔人才的标尺,也是一种社会舆论的导向,引导考生培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考生只要平时多关注、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学习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  观,考场上善于回忆、联想和思辨,就不难写出上佳的作文。考生平时对社会生活关注程度  的高低,思辨能力的差异,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作文分数的高低。作文题目不  难,但差距还是能拉开的。  

       今年的高考作文,再一次体现了语文的外延即  社会生活的大语文观念,阅历广、眼界宽、多积累、善思考、明是非、格局大的考生都会占  据优势。  

       总之,一年高考的结束,也是下一年高考的开  始。刘永老师认为,未来的高考学子们,一定请记住大语文为何物,请明白自己的作文之路  当向何处探索。考生不能只是沉湎于个人的小世界、小情感,而要有济世经国的眼光与抱负。  高考语文备考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而应该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把眼光投向生活,留  心 关 注 思 考 社 会 现 实, 只 有 这 样 ,才 能 写 出 高 于同 龄 人 的 好 文章 来 。    

      

   北京卷         爱 迪 生 如 何 看 手 机              

    阅 读 下 面 的 对 话 , 按 要 求 作 文 。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 21 世纪生活  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  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  往 方 式 、 思 想 情 感 和 观 念 意 识 , 或 许 这 也 是 爱 迪 生 意 想 不 到 的 吧 。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  思考、想象?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  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杨洋(新东方在线优能中学网络课堂老师)    

   第一,利用好手中的科技,把它和求学相结合。第  二,手机作为一种自媒体,要勇于承担责任,再现时代的精神。第三,同学们,任何一个角  度,都可以从文学的角度、现象、文学的例子引证,写到民族、国家,社会时代和反思自己。  第四,手机所带来的交往方式,加强和淡化了人与人交流的感情。第五,手机所带来的观念  意识的革新让我们开眼看世界,从感受新奇到自我成长。  

   纵览古今,请同学们用手机带给我们一种开放的胸  怀和眼光的角度入手,也可以写成好文章,这样的话,一二三四五,五个角度,既可以举文  学上的素材,又可以结合社会现实,纵谈古今,无论你从文化的软实力来谈,还是从国家民  族创造性的精神,十八大的精神,创造力来谈,都可以写成深刻的好文章。    

   上海卷         更重要的事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  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  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 求 :  (1)  题 目 自 拟 ;   (2) 全文不少于 800 字; (3) 不要写成诗歌。    

   写作指导:  

   陆继椿(华师大学附属第一初级中学校长、语文特  级教师)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  有所发现、有所思考,进一步对生活有所理解,逐步懂得生活。这个题目的切入点非常多,  考生从什么方面切入都可以。从目前的社会热点看, “ 中国梦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