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一阅运用高考作文的高中语文课本中典故120条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典故

   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

   1.腾蛟起凤:《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  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滕王阁序》  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  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滕王阁序》.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  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  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  的故事。《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  飞龙。《滕王阁序》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  宝剑六,其二名紫电。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  莹若霜雪。

   6.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中的古代蜀帝,名杜宇,  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

   7.蓝天日暖玉生烟:《长安志》云:“蓝天山在  长安县求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8.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南海鲛人得故事。《博  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

   9.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一本作“湘娥”,舜  之二妃,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素女,古代神话中女神,善鼓瑟。

   10.女娲炼石补天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  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11.吴质不眠倚佳树:月宫里的吴质,靠在树上  不睡觉。

   12.乌鸟私情:乌鸟反哺之情。

   13.死当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  夫魏武子与临死时,嘱咐他儿子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魏子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后  魏子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纬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梦这个老人,  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后比喻真心实意地感恩报德。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14.比干:商朝纣王的叔父。《史记·殷本经》载,  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迺(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  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15.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鲧因治水无功,被舜  杀死;后来舜又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6.楚杀得臣而文公墓:春秋时楚国大将得臣,  带兵同晋文公作战失败,楚成王逼他自杀;晋文公听到了这个消息极为高兴。

   17.飞霜六月邹衍:邹衍,战国人。相传他对燕  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了。他入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  

     18.东海曾经孝妇冤:事见《汉书·于定国传》,  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19、.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我已矣夫:凤鸟不  飞来,黄河不出现八卦图,我要完了。传说凤鸟在舜的时代和周文公时代出现过。凤鸟的出  现,象征着天下太平,圣主将要出世。又上古伏羲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上驮着八卦图出现,  “图”的出现,是“圣人受命而王”的预兆。

   20、若敖之鬼馁而:《左传·宣公四年》,楚国令  尹子良的儿子越椒长相凶恶,子良的哥哥子文认为越椒长大后会招致灭族之祸,要子良杀死  他,子良没有依从。子文临死时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21.地崩山摧壮士死: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  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的时候,看到一条  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不多时山崩地  裂,壮士和美女全被压死,而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

   22.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  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  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  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  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  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  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3.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  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  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  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  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24.精卫: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  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  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25.碧血: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语出《庄  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  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  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  或忠心不泯。《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  化碧,望帝啼鹃。”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课外补充

   27.沉鱼      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  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  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28.落雁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宁。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王昭君与单于结成姻  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而去。一路上,  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  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    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29.闭月      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  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  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30.羞花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女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  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起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  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  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  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由此而来。

   31.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  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  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32.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  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  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  回?”

   33.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  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  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  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二、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

   34.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  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果然  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滕  王阁序》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35.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稚传》记载:  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  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置一塌,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

   36.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  都,云间,指江苏松江。《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  华)坐。张令其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口:‘日  下荀鸣鹤。’《滕王阁序》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37.奉宣室以何年,屈贾谊于长沙:《史记。贾谊  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  为长沙王太傅。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

    共 计 120 条 , 阅 读 全 文 请 点 http://www.zwfdw.com/zwsc/2  0131108/16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