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12 流行色彩法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 12  流行色彩法  

   近年来,流行歌曲成为校园不可忽视的“热点”,学生们或  高歌或低吟,他们在歌声中领略着青春和浪漫的乐趣。事实上,哼唱流行歌曲已成为中学生  生活的一部分,流行歌曲旋律清新明快,用词用语脍炙人口,表现了当代社会五彩斑谰的生  活与大自然的美好景致。它以特有的优势占领了中学生的课外生活天地。若能将它引到高考  作文中来,必将能开拓写作的新天地。首先,它能陶冶学生性情,提高艺术鉴赏情趣。好的  歌词犹如一首诗,一幅画,让人清心悦目,教人深思反省。其次,歌词的蕴意含理还能培养  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让人在享乐歌曲的同时从中汲取营养,感悟人生哲理。其三,借用歌  词洗练的词句,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词中排比、拟人、对偶、设问等修辞技巧的运用,  也值得借鉴学习。其实,这种巧用流行歌词写高考作文的情况早已出现。

   如2000 年高考满分作文《问世间情为何物》,本文的作者大  胆引用台湾歌星姜育恒的《梅花三弄》主题曲的精美歌词,塑造了新形——四大美女形象,  注入新内涵——各有其怨,对“情”字的理解丰富多彩,使文章既有时代气息,又有古典韵  律之美。2001 年高考优秀作文《一句话,一辈子》,引自周华健主唱的《朋友》的歌词,赞  美了朋友之间的“一诺千金”式的诚信可贵。又如山东考生当年满分作文《明明白白我的心》,  也是取自人们非常熟悉的歌词,这里的含义就是坦荡、诚信,拒绝欺诈诓骗。这样引用,言  简意丰,通俗而不失含蓄。2001 年高考作文还有《我的未来不是梦》《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我独爱诚信这一种》,一看标题就知道是求助于亲切自然、新鲜活泼的现代流行歌曲。由于流  行歌曲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轰动效应”,歌名及歌词有“知名度”,容易产生共鸣,况且有  的优美歌曲的歌词蕴藉丰富,富含哲理,荡气回肠,魅力十足,如能善借巧化,定能妙笔生  花,写出创新之文。

    

   例文1

   “走过多少路,一个人才被称做男人?

   飞过多少大洋,白鸽才安详地长眠在沙滩?

   „„所有的答案,朋友,答案在风中飘扬。”

   ——(美)鲍勃·迪伦

   这是80 年代流行在美国的一首乡村歌曲,每一段歌词都以对  生命对世界的疑问起首,又以似答非答的“在风中飘扬”作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更引  起人们对“人生”这一严肃命题的思考——究竟怎样的人生经历,能使人被称做“男人”;  能使白鸽死得“安祥”„„此时此刻,让我们随着时间和空间这两股“风”去寻找答案。

   按照古往今来老百姓的观点,一生多福多寿平平安安即可算  人生中的“上品”,这从逢年过节人们对生活的祝辞里最易发现——“有余”、“平安”、  “高升”„„是的,只要是“神经没什么毛病的”,大概没有人会祝福自家“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甚至“苦其心志,饿其体肤”„„这是“傻瓜”才想要的。

   然而,历史记下了无数这样的“傻瓜”。从“居陋巷,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陶渊明;从“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到“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秋瑾,  这些“傻瓜”们,为了一个可道又不可道的“道”字,甘守清贫,粪土权贵,直至“殉道”,  他们真是“傻”得可爱,可敬!看来他们对于人生答案已经写在自己的言行中了。

   人到底应如何度过一生?这问题在西方人那里又有不同的答  案,就不提苏拉底、哥白尼、布鲁诺„„了吧?他们也可以归入“傻瓜”一族。我们来看看  另一类人,他们常被认为是“神经质的”,他们中有发现了“美洲”的哥伦布,横过太平洋    的第一人麦哲伦,以及美国人梭罗——梭罗的知名度也许不如前两位,那是因为,按照爱默  生的话说:“他所进行的研究太宏大以至于也许需要几倍的寿命才能完成”。梭罗一生都在  观察、旅行、学习。学习所有未知的事物,这是这一类人的共同爱好,他们的人生可以用两  个词来概括——冒险和发现。

   不用再列举了吧——只需这样来窥一斑,我们就可以发现:  人人都有他自己对人生的不同看法,正是这种看法指导着人的一生,或平凡、平安,或峻峭、  高远,或波澜壮阔而富有传奇色彩„„这正如本题材中那位学者所遇到的情况——同一道题,  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答案。

   这样的年纪就来讨论“人生”,有点“不自量力”吧,可我  记得少年英雄夏完淳正是在这个年纪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永恒的句号。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己  的经历给人生以不同的诠释,并且,尽可能地理解别人——理解就是:不以自己的人生观来  品评别人的行为。

   让我们尊重所有给人生的答案——因为就宇宙的浩渺和人类  的渺来说,并没有哪一个答案真的就比别的更高明,我们是弱小的同类,更应互相看重。最  后请允许我仍以《答案在风中飘扬》的歌词作结:

   “高山能存在多少年,直到变成沧海?

   人生能有多少年,直到灵魂获得自由?

   经历多少磨难,人才明白尊重生命?

   „„„„

   所有的答案,朋友、答案在风中飘扬。”

   简评:将外国流行歌曲巧妙写入高考作文中是本文一大特色。  开头引用并作了解释,歌词对生命、对世界的疑问就隐含着“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意思。最  后一段,仍以歌词作结,首尾遥相呼应,结构紧凑。歌词的引用,再加上古诗文举列都显示  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例文2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孟子曰:“若所  行似善而善,毋宁不为;若所行似恶而非恶,毋宁为之。”匆匆人生路途,匆匆的行路脚步,  匆匆的心灵选择。在这来去匆匆之间,应点燃一盏怎样的心灯?

   往事越千年,白浪滔天。是谁说过,选择便意味着拒绝。于  是,筚路蓝缕中,有着许由对王位禅让的拒绝;群雄逐鹿中,有着关云长对上马金下马银的  拒绝;魏晋风骨中,有着陶渊明对五斗米俸禄的拒绝。心灵的激荡顺着历史长河漂流至今,  穿过往夕,他们依稀的身影便如同皓月当空,逼视我们的心灵。你敢对着湛蓝得透明的天空  发誓吗?你敢对着群星璀璨的夜空袒露你的心扉吗?我不敢。我只能悄悄深埋在心底,当面  对着诱惑,能勇敢把它点亮。

   历史是座宝藏,华夏文化便是那巍巍昆仑,莽莽太行。一路  前行,当你被纷繁世事压迫得难以喘息时,听听阮籍的恸哭,你便明白什么是真实;当下一  个休假到来时,也许你已和家人决定了度假的车票;当你情场失意、官场潦倒之际,听听丧  妻贬官的苏轼为你高歌“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知你的心情是否如雨后初霁的天空丽  日高照;当你背负着生活赐予你的累累伤痕痛不欲生,听听郑板桥羽扇中轻摇出的“任尔东  南西北风”,也许你也会“难得糊涂”一把。人生之路四通八达,“风物长宜放眼量”。生  命的质量便在于我们的选择。

   也有迷茫,我学着选择倾听;也有挫折,我学着学会忘记。  面对明天,选择一条开阔的大道;面对人生,选择一盏明亮的心灯。如果哪天我说我不再伤    悲,如果哪天我说我不再徘徊,那便是我找到了我的心星。

   “天边有颗模糊的星星偷偷探出了头,都市的霓虹突然之间  都不再闪烁。”这是很久前的一首歌曲。不是吗?我们就像是撒欢跑到沙滩上的孩子,美丽  的贝壳一字排在我们面前,我们很难找到最好的,结果也丢掉了捏在手心那块最喜欢的。没  有了爸妈的牵手,只有让星光“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如果哪天我不会后悔,如果哪天我说我不会劳累,那便是在  落日的余晖之后,夜幕上有一颗我的星星。你的呢?

   简评:本文语言很有特色,大量的引用,化用古人的诗词、  事迹,表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渊博的历史知识。排比句的大量运用,也增强了语言的  的气势。特别是结尾巧妙引用郑智化《星星点灯》中的歌词作为暗中的旋律浮出水面,将人  拉到现实中,将古今融为一炉。

    

   例文3

   浙江 考生

   记得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有一句歌词:“天地之间有杆  秤。”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有着一杆秤,当我们面对荣誉的  时候,它帮助我们认清自我;当我们接受他人的时候,它帮助我们鉴别真伪。这杆秤就是我  们判断外部事物和人的是非褒贬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或者说是我们的是非观。

   但在许多人的心中,这杆秤的秤杆并没有保持绝对平衡,而  是随着自己对对方的感情亲疏而左右倾斜。这样的例子有不少,比如在单位评先进的进程中,  有的凭感情亲疏搞区别对待,对老单位,老先进宠着、哄着、护着,对其他单位则鸡蛋里挑  骨头;再比如,在某些高校中一些教授对学生也以有色眼镜观之,若自己觉得不错的,则在  评奖学金、入党等事上处处为他们开绿灯,否则则横加阻挠。对于这一类人,作为道德问题  批判显得过重,只能说,他们都没有放平自己的秤杆。秤杆不平问题小,但如果秤杆太过倾  斜而翻倒的话,就会酿成大祸。

   枰杆的问题放大了看,也就能看到国家的问题。有研究表明,  虽然美国的贫富差距比中国大得多,但美国国民对政府的普遍不满心理却没有中国的强。原  因何在?因为美国从建国以来就致力于建设一个机会均等而非结果均等的社会。政府的功能,  在于建立和维持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让个人在这个“游戏规则”中竞争,自己承担竞  争的后果,所以当美国人在竞争中失败时,就不会抱怨“游戏规则”不公。而在中国就是另  外一种情况:中国人在企业中想要向上“爬”,能力可以不出众,技术可以不过硬,但与上  司的感情却绝对不能搞“僵”。这在一定程序上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虽然无所谓褒贬,  但如果中国人能放平心中的秤杆,不再凭感情亲疏来判断他人,这于人于己于国,都是有百  益而无一害的。

   话又说回来,人毕竟是人,不是只会被动接受的智能洗衣机,  要做到像计算机一样的绝对理性固然不可能,像墨家那样主张无差别的爱,但忽视依亲疏而  感情不一样的人间现实的情感,也是不合适的。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尽己所能,放平自己心  中的秤杆,为创造一个公平的世界而努力吧!

   简评:作者巧妙地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一句歌词点  化为比喻并作标题,由此引发议论,深刻地阐明了自己的主张:如果每个人都能放平心中的  秤杆,不凭感情的亲疏去待人处事,这于人于己于国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歌词的巧妙化用,  主宰了全文的旋律。

    

     例文4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这是《清官谣》中对  作官人标准的评价。

   其实天地之间有一杆适用于所有人的秤,那就是诚信。它衡  量着人的行为,处事方法,对人态度,它胜于人们所拥有的其它东西,诸如“美貌”、“才  学”、“金钱”、“荣誉”。

   诚信对己,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还记  得“掩耳盗铃”的故事吗?那就是欺骗自己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坦  诚相待,那他注定一辈子都只能是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里,永远不敢挺直腰杆面对自己,  面对生活。因此说,诚信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基本标准。对自己诚实,才能正大光明地去  对待生活,挺胸昂头地立于天地之间!

   诚信对人,是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这里所说的人,  不但指与你平辈或比你年老的人,还包括自己的下一辈。还记得“曾子杀猪”的故事吗?曾子  为了履行自己对儿子的诺言,杀掉了家中唯一—头猪,可以说在他的心中,诚信是永远重于  象征财富的金钱和猪的。曾子的言行不但维护了自己的诚信原则,也使儿子得到了诚信方面  的教育。在当今社会中,企业间经济利益的竞争尤为激烈,但残酷的竞争不会也不能影响人  们对诚信待人信条的丝毫动摇。因为对对手的欺骗,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实力的不自信,它还  会直接导致经济利益的受损;相反,因为对客户诚信,主动承认自己的不足或失误,反而会  得到客户的信赖,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对他人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它会使你的人生、事业显得分  外成功!诚信对社会,诚信对国家,是诚信对己、诚信对人的升华。它已不再是一种行为,一  种态度,而上升为一种精神,一种对祖国忠诚,对社会忠信的精神,成为一个民族永立不倒  的灵魂。

   对社会诚信,你的人格也会得到升华!

   天地之秤,在你我心中。在社会大舞台中,有了它,个人变  得坦荡;有了它,人际关系变得自然;有了它,整个民族将永远不倒。

   简评: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流行歌曲,如果我们头脑中有  一个歌词小仓库,考试时灵活调用这一语言资源,常会笔下生花,收到特殊效果。本文开篇  就将《宰相刘罗锅》中的一句歌词作为发端,巧妙地将诚信喻为秤,强调了诚信在“人的行  为,处事方法,对人态度”上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