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和尚指点画家”

    那还是在我五十多岁的时候。    我学国画四十多年,画界的朋友  们见到了我都称我为“大师”。大师这两个字让我洋洋自得了好几年,后来才发现,原来上  了年纪的国画老头都被叫大师——原来我只是如此平庸的一个。    自此以  后,我专心于国画的研究探索。一心扑在画上几年后,我感觉到了一些问题,现在画界的国  画千篇一律,都很平庸,缺少一种东西。我自己的画也是如此,就算是工笔画画得再怎么逼  真,再怎么细腻,给我的感觉还是不对劲,感觉很平庸。    我把这个问题  提出来给我的多年好友星尘大师,大师自小精研佛法,在书画方面的造诣也极深。      大师问我:“你感觉缺少什么呢?是什么能让国画跳出平庸、拒绝平庸呢?”“不知  道,只是感觉缺少点什么!”    大师笑而不语,他将我领到一座钟楼上,  放目远眺,油菜花开,满眼金黄金黄,偶有几棵杉树挺立其间,错落有致,黄绿相交,让人  的心情也开朗了起来。    “把这美景画出来看看。”大师言道。我心有感  触,随即挥毫泼墨,一会儿即成,看上去很逼真,但还缺点什么。    “闭  上眼睛,用心去看!”大师一言惊醒了苦思中的我。我依言而行,闭上眼。我听到了勤劳蜜  蜂的忙碌声,我听到了开花的声音,我听到了花朵们互相鼓励的声音,我听到了大自然关爱  生命的声音,我听到了我的心声:画下来!    这一幅画,我画得很慢,这  期间我从未抬头看过花的景色,这些景色,都在我的心里!    终于完成了。      这一幅与上一幅相比,并不是十分逼真,但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机感,  活泼的花朵的热情,透过宣纸扑面而来。    “知道现在的国画为何平庸了  么?”大师问道,“是缺少心灵的投入。只有全身心地,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画中,才能拒  绝平庸。那种境界,画得逼真与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画者想给看画人表达的是自己的  情感,而不是图画本身。”    “在下受教了。其实,做人、做事,也当如  此吧?”    现在的我,已经六十多岁了。碰到叫我“国画大师”的人,咱  笑而不语,我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