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作文的应对策略之语言篇

       文 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浅谈高考作文的应对策略之语言  篇   

        

    713304   陕西乾  县 临 平 高 中 语 文 教 研 组        杨 辉 峰     

     

        

    在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  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高考作文是杯酒识英雄,翰墨定乾坤。在喝一杯酒的工夫里,  阅卷者就决定了许多学子的命运。高考作文阅卷者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看,首当其冲,要看你  文章的语言的表现力。你的语言如果能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魅力,想必得高分一定是运  筹帷幄之中。没有优美个性化的语言,何以成妙文呢?  叙述要平实自然,议  论要凝练精深,描写要形象生动,抒情要真切感人,说明要简明得体。都在于语言的张力和  表现力的自如的运用。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种表现手法,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个性化的  语言可以  让阅卷者在短时间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个性就是文章的灵魂。   

    优美、个性化的表达是高考实战作文取  胜的一大法宝。   

    怎样做到语言优美而个性化的表达呢?     

    一,在语言的技巧上包装,苦心经营。  现在任何产品都讲包装,那么考场作文也不妨化化妆,总是可以的。人靠衣服马靠鞍,文章  靠的就是语言。再丰富的情感都要依赖于具体语言的表现,再深邃的思想都要凭借个性语言  的外化。我们要在对人生具有战略意义的高考战场的非常有限的短时间里夺魁,必然首先要  夺取阅卷老师的心理,抢占他们的眼球。考场作文就有必要靠非常精美的语言作为亮点来打  造。突出打造意识,语言的创新与颠覆都不容忽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我们不    可能做到一字千金,但也仍然可以尝试解构平常的语言习惯,那么就需要一定的语言策略。  文采斐然固不可少,引用也别又风味。我们在十多年的语文学习中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古典  的绝诗妙词和古今中外的明言警句。这些,我们当然可以拿来伟考场所用。也可以在语言本  身上下工夫,可以“搞破坏”,譬如,“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假如我们大胆动作一  下,就成为“月明是故乡,露白从今夜”。进一步引申出,“理想是故乡,奋斗今日始”,  意思变了模样,意境也大大提升了一个层次;再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妨也进行  个小手术,“几何人生?当对歌酒。”进一步引申出,“多少青春,书墨生涯。”还有流行  文化元素,诸如流行歌曲,电影对白的引用和串用。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运用常规的表现手法,反常规的表  达。比喻,排比,拟人等可以用,当然,我们可以重点渲染,特别是需要抒情和描写的地方,  情感的饱满是其一,语言的个性化是其二。一切语言都是写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所以必然  深深的打上了作者的个性烙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那么语言也应该有自己的个性。  语言就是你心灵深处的风景,而你的大脑就是洗礼这心灵风景中的矿石的据点。一旦个性形  成就成为你文章的风格。这些,我们平时复习练考中可以有意而为之,有的放矢,不乱方寸。  譬如,两个同学都写到秋天的云,一个这样写到,“秋天,天空到处散布流言,金色的锋芒  洞穿每一个不劳无获者的苍白内心,哪一朵是我们呢?青春的迷惘,是那秋天的云彩。”而  另一个这样写的,“秋天依旧如约而来,那碎碎的步子在悠悠岁月里拖出一段时光的盛宴,  你瞧,金色的掌声在天空响起,向日葵一样的开放。”当然,这两个同学的语言很婉转,富  有诗意的蕴藉,读来韵味无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上列举的例句里面有拟人,  有暗喻,有通感。多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教好。当然反常规运用需要一定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比如我们写白昼的灿烂,我们就写黑夜黯淡。可以说是烘云托月,是借佛献花。其实许多时  候正话反说,反弹琵琶会起到非常意想未料的效果。   

    不一而足,说功利一些,无非都是为了  吸引阅卷者的眼球,讨阅卷者的欢心。但我们切记语言始终是高考考场作文中不可忽视的领  地。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这个方面下工夫。   

    高考作文阅卷的扫描式、快速化,就决  定了你必须在语言的表达中和他们建立某种神秘的联系,不能简单的说什么缘分,机遇。关  键是要用优美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文章才有可能赢得阅者“红客”的“芳心”。李白说,  “清水出芙蓉,天然趣雕饰”。大概夜是一种拙朴原始自然的美,但高考作文中这种风格在  有限的时空很难讨阅卷者的欢心的。大家还是尽量运用所学的表现手法,在语言上取胜,结  构 再 严 谨 别 致 , 但 没 有 优 美 个 性 的 语 言 , 使 得 文 章 必 然 减 色 不 少 。     

    总的来说,你是要把自己的“女儿”嫁  出去,只有把她打扮的自己满意了,人家才可能满意。高考考场作文就是每一个考生在精心  打扮自己女儿的过程,最后一见面,决定的不但是你“女儿”的终身,而且也是你们的高考,  乃至终身。要想妙手得春,语言始终须放在第一位。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你语  言的个性也会决定你的命运。   

    下面建议几点常用的语言的思维技法:       

    (1)逆向思维法(求异思维法),即从与  表达内容或语法相对的角度去思考,一反传统语言习惯,往往能出人意料,耳目一新。     

    (2)多向思维方法  (发散思维法),即从语言内容本身多方面去阐述,从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虚实、动静、  纵 横 等 , 运 用 语 言 的 张 力 和 活 性 , 激 活 思 维 中 的 灵 性 。     

    (3)外向思维,即  从文化语境、语言习惯推向别的语境或者习惯,尝试从别的领域得到有益的补充或者提升或  者 烘 托 。 以 此 及 彼 ,以 彼 显 此 。 充分 激 荡 出 语 言本 身 的 诗 意 和理 趣 。     

    注意以上技法一  般可以综合运用,在此不再赘述。当然,需要在平时写作和练考中逐渐理解和实践。     

        

     高 考 考 场 作 文 举 例  ——   

     包          容     

      

  

     北 京 某 考 生     

        

    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  望天上云卷云舒。古之人尚能如此豁达超然,那么,身处现代聒噪环境中的我们,还能否守  住那片心灵的净土,留有一份过人的度量?   

    齐白石先生说过:人誉之,一笑;人毁    之,一笑。面对他人的评价,我们何必太在意个人的荣辱得失,保持一种开阔的心绪去看世  界,你会发现人生到处都有风景。因为包容,才有了千古传颂的管仲之交;于是你收获了友  情。韩信虽受“胯下之辱”却仍牢记“不知者无罪”,其大将风范可见一斑。陈毅当军长时,  有一次微服出行,结果回营时却因为站岗的新兵不认识他而在门口苦等了两个钟头。可他却  没有因此怪罪哨兵,反而夸奖他尽职尽责。还有我们伟大的第三代领导人邓小平,在文革中  他也曾被批斗,被打成所谓的“反革命”,但他从没有记恨过,相反,他带领着亿万中国人  民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使中华民族又重新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但当他成为人民心中的“神”  的时候,他谦逊的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种气概真是令人望尘莫及。也正是在这  一次次包容中, 帝王将相 ,成其盖世 伟业,文客 骚人,著其 千古文章。     

    海纳百川,山高万仞,因为包容,使我  们不断的追求、完善自己。但历史上也不乏有气量狭隘的小人,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于是  想尽办法迫害他,但最终却落得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三国中周瑜嫉妒诸葛亮的谋略,到死  也不知悔悟。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于是乎,那些“小肚鸡肠”之人一个个溺死  在自己的狭隘中,真是作茧自缚,令人悲哉!   

    当然,包容不是让我们懦弱,一再忍让,  有些事情不是仅有包容就够的,就像日本侵华一事,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化悲愤为力量的勇  气。中南使馆被炸,中美撞机,我们更需的是自强自立。而对于“台独”我们一定要矢志不  渝的坚守一个中国政策,还人民一个完整的中国。   

    包容,像春日扁舟里的放歌;仲夏凉亭  中的弄弦;深秋山林中的漫步,隆冬火炉旁的畅谈;它是一种情感的慰藉,心灵的寄托,是  人 生 的 落 脚 处 , 因 为 有 包 容 , 世 间 才 充 满 爱 , 到 处 满 溢 风 景 。     

    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著,带你的  包容上路,相信你会踏出美丽人生。   

        

     【 出 彩 评 析 】     

        

    考场作文就是人生创意的一种实现方式。  创造性思维的有效体现方式。   

    本文可谓开篇不俗,优美隽永的语句,  乃作者个性思考和灵性的体现,句式整散结合,营构了一定的语言场,为后面的引经据典、    抒情议论做了铺垫,渲染出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诗化的语言,使得文章增色不少。语言  上,有一定创新意识,值得肯定。其较为开阔的思路和丰富的内容,是以优美、个性化的语  言为依托的。没有优美个性化的语言,任何好的文章都是无水之源。在考场上,我们尽量要  放松自己的思维,生命的全部生气和活力展现在语言上,让文章的活力飞扬起来吧!写出别  样精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