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朋友们见面总是爱说一句:“往 事不堪回首„„” 我却是一个爱回首的人,我总是回头看看,追忆从前的景况。因 为我觉得时光总是匆匆而去,而回忆却是长相陪伴。岁既晏兮孰华予?爱哀吾生之须臾,羡 长江之无穷,追忆似水年华!爱珍藏一些“破烂”,什么纪念品呀,贺卡呀,信件呀。一些 “破烂”多半是亲戚、朋友还有学生送来、寄来的。虽然经历了多次的搬家洗礼,我还是一 直珍藏着。闲暇时我喜欢把这些“破烂”拿出来晒晒霉,欣赏一下,回味一下,乃是一种情 调!这些“破烂”让看到了少年时幼稚、天真、憧憬的自己;看到少年时的亲人、师长、知 心的朋友。“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啊!无奈,“当时只道是寻常”!过去的人生好似一 顿饕餮大餐,囫囵吞下了,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追忆是让我好好反刍咀嚼。 岁月 潮起潮落,人生聚散匆匆。有的亲人驾鹤仙去了,有的好友远走了,有的学生高飞了„„其 中的或酸、或甜、或苦、或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很难用语言准确形容。过去的 苦难岁月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变成美好的回忆。即便是最痛苦的往事,随着年华的冲洗,事 过境迁再来回味,也成了令人回味的美丽。正如普希金说过的:“已经过去的,连痛苦都变 成了美!”贺卡、信件便是这场回忆中的必要道具,这让我想到“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句。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玫瑰色的梦都寄托在这些“残荷”中等着我们去追忆。这 些“残荷”如同一面神奇的魔镜,让我们看见过去时光里的自己,听到自己的欢声和笑语, 看到自己的笑靥和愁容,吞咽着自己的无奈和伤痛,也咀嚼着自己的无悔和悔恨。远去的朋 友的笑语依旧甜美,死去的亲人生命仿佛在这里延续。这些能给活着的人带来生活的勇气, 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成熟,使我们成为精神世界的富翁。 可如今短信代替了贺卡, 它方便快捷,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特别得到少男少女们的青睐。逢年过节已不太有人寄贺卡 了,更没人愿意写信了。这种古老的文化也在逐渐流逝。 有时你会在一天中收到几 条同样的短信,这些短信都是批量制作的赠言与贺词,或火辣辣,或酸溜溜的,或暧昧不明 的的,或矫情做作的,或低级趣味的„„你只要看看大致适合谁,就能群发若干条给你的朋 友们,均不是发至内心的原创祝福,有时为了方便,甚至连性别、称呼都懒得改就“批发” 了。而对方呢?把它们当参考消息过了一遍,最多收藏其中的一条,其余几条通通删除,一 夜之后就已经忘记谁给过他祝福了。这祝福并非来自心灵深处,而是来自复制、粘贴的工具, 难怪印象不会深刻,这样的祝福不要也罢! 其实我觉得送贺卡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小时候,我喜欢在新年之际,动手做几张贺卡。几支蜡笔、几张糖纸、几块碎布、几朵干花、 几颗花种之类的东西,外加一张的白纸,就能做出精美的贺卡,于人于己都是一种快乐和享 受。虽然只是一张普通、简单的贺卡,但它的意义和作用却不只是一张贺卡,它来自于心灵 深处。它们看得见,摸得着,印着亲朋好友的字迹,有着亲朋好友触摸过的地方,带着亲朋 好友的体温还有没打开看之前的那份神秘的欣喜,你也可以托小小的贺卡把你轻思慢语,呢 喃絮语,难言之语温情地传送给亲朋好友。这些都是短信所无法替代的。让人感动、欣喜的 一瞬,或许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东西。 有的时候,这些贺卡就像藏在墙 角的一坛陈年女儿红,从来不需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有时悄悄去闻上一下,芳香沁人 心脾。当翻阅它们时,心底里虽说有些许遗憾和伤感,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美好和甜蜜。不管 怎么样,像短信那样虚拟的东西都只是过眼云烟,随风而逝,真正被铭记的则是那一叠静静 躺在抽屉的里贺卡„„ 人生如朝露,弹指一挥间。夕阳怜芳草,人间重晚晴。让小 贺卡带我们去追忆往昔吧,它们帮助我们留驻美好,告诉我们岁月匆匆,提醒我们抓住时光, 只有这样才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朋友,想问你,今冬你给亲朋好友寄贺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