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在《文赋》 中 曾 说 : “ 立 片 言 而 居 要 , 乃 一 篇之 警 策 。 ” 意即在关键的地方用上只言片语,就可成为全篇的警策。 所谓警策就是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又称警句。它既可以是一两句话,散见于文 章之中,又可以集中起来组合成列,构成深刻透彻的议论文段;它既可用于叙事后,画龙点 睛,深化主题;又可以在议论文中,揭示观点,得出结论,使文章富有哲理,提高思想深度。 总之,文章会因它的出现而锦上添花,出现 “ 亮点 ” 。试想,《伶官传序》也好,《石钟山记》也好,抑或《拿 来主义》也好,古今有多少名篇,都是凭借其名句体现了作者的深刻思想,成为精警语言的 典范的呢。
所 以, 中学生学写警句,同样可以使自己的语言闪光。
以 下三篇文章,都是有关失败与挫折的,不妨进行比较阅读。
例 1 直 面 失 败
人 的一生,谁也逃避不了挫折和失败。因为失败,有的人或许会一蹶不振,成天长吁短叹愁眉 苦脸茶饭无味,最终颓唐沉沦被失败击垮;有的人或许会怨天尤人.把失败归咎于命运或社 会;也有人会冷静下来,扪心自问追根求源,找出自己失败的关键所在,然后坦然地接受了 失败,并把失败化为前进的动力。
有 句格言,大意是:不怕摔跟头,就怕摔下去不能站起来。这格言,我们许多人都能够理解, 但有多少人能够这样去做呢 ? 失败其实是检验我们坚强与脆弱 的一面镜子,是促使我们走向成熟的催化剂。它是我们生活中的阴云惨雾,也是磨炼我们坚 强意志的砺石。
直 面失败,就是直面我们的思想,我们要在突然来临的失败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绝不能 被失败击倒,丧失了斗志进而自暴自弃。
直 面失败,就是我们用笑容来覆盖我们心灵的伤痕。我们微笑,是因为我们斗志不灭;我们微 笑,是因为我们的青春激荡着热情;我们微笑,是因为我们懂得人生的道路上除了有鲜花与 掌声,也有沼泽和陷阱。
直 面失败,你才有悬崖勒马,改变你错误的抉择,重新选择目标,重新调整方位,用我们的坚 强与毅力和未来再作一次拼搏。
直 面失败,赶走心灵上空弥漫的阴云惨雾,擦去我们写在脸上的忧伤,然后唱着郑智化的歌: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继续赶我们的路。
让 我们直面失败,直面坎坷,蔑视这生活中的绊脚石吧 !
例 2 失败
( 一 ) 楚汉相争,大小战役数 百,刘邦屡战屡败,危急之时以致一骑独遁,然而最后.刘邦逼得项羽自刎乌江。尽管后人 对这位帝王颇有微词,但我认为他能在一次次失败中,吸取教训,愈战愈勇,终成帝业,不 失为一代人杰。 —— 失败是一种成长。
( 二 )“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越王勾践曾败到何种地步 ? 为夫差驾车,为一马夫 ! 而 他却能忍辱负重,回国后卧薪尝胆之外,还令人在宫门外,每日见到他都高唱: “ 勾践啊 ! 你难道忘了耻辱吗 ?”
正 是这种卧薪尝胆的决心,使他打败了吴国,雄霸一方。 —— 失败是一种决绝。
( 三 ) 有一 位 老人 , 53 岁,政府已嫌他老了,早早送来抚养金。他生意失败,穷 困潦倒,妻子离异,苦不堪言。然而,他没有垂下双手,而是握紧拳,举起手,用强而有力 的姿势说: “ 我不甘心 !” 然后用一笔退休金办起了快餐店,而他,就是今日闻名于世的肯德基连锁店的创始人。 —— 失败是一份创业的宣言。
( 四 ) 名落孙山,落寞乘船。 想着数年寒窗艰辛,却落得孤寂归乡的下场。行至姑苏,来到寒山寺,领悟了人生,放下了 心头阴影,却扬起了蓬勃的诗情 —— 说到这里,大家已经知 道,我说的是张继和他的《枫挢夜泊》。 —— 失败是一首千古 绝唱。
( 五 ) 我又想起了苏东坡,一 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大名人,才华横溢,身边除了赞誉还是赞誉。
当 他从 “ 成功 ” 的顶峰跌落而 下,一直摔到了黄州赤壁,稍稍做了调整,就用《念奴娇 ·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向世人宣告了他的 “
文化 突围 ” 的成功 !—— 失败是从 表象成功到实质成功的必由之路。
( 六 ) 高耸的珠穆朗玛峰是伟 峻的,因为它埋葬了无数前来朝拜者的尸骨;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是意义巨大的,因为有 “ 挑战者 ” 号的陨落;横渡 太平洋的航道是威严的,因为它淹没了无数的渡海探险者。 —— 失败是成功的衬托。
( 七 ) 废墟也是一种美 —— 一种残缺的美,它昭示着失败,激励着成功。
因 而圆明园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奋斗;耶路撒冷的 “ 哭墙 ” 激励着犹太民族的奋斗。 —— 失败是一种鞭策。
面 对着这些失败,这些遗憾而伟大的失败,我们应当静 · 心思 考了:我们的 “ 失败 ” 还能 称 之 为 “ 失 败 ” 吗 ? 还应当为它注上 “ 气馁 ” 吗 ?
例 3 平 静 如 金
鸟 儿的双翼划过了天空,平静的踪迹便留在了天空;
鱼儿的尾巴摇进了水草,平静的踪迹便留在了水底;
我 的眼睛映入了三个故事,平静的踪迹便留在了我的心灵:
( 一 ) 梵志持花献佛,佛云: “ 放下。 ” 梵志放下左手之 花。佛又道: “ 放下。 ” 梵 志 又 放 下 了 右 手 之 花 。 佛 还 是 说 : “ 放 下 。 ” 梵志道: “ 我手中之花都 已 放 下 了 , 还 有 何 可 放 ?” 佛 曰 : “ 放下你的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直舍去,舍至无可 舍处,是汝放生命处。 ” 这是一则禅语。本意是说心灵愈是 平静,愈是朴素自然,愈容易修得正果,大彻大悟。
我 常 想 象 着 如 梵 志 般 见 佛 , 只 不 过 右 手持 “ 成 ” , 左 手 持 “ 败 ” 。想我放下成败,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之时,成 功之花必已在心间绽放。
古 龙说: “ 越是怕死的人往往越容易死;越是不怕死的人却往 往不会死。 ” 越是害怕失败、渴望成功的人也许越容易与成 功擦肩。
( 二 )1914 年冬季的一天,一 场大火烧着了爱迪生的实验室,这无疑意味着,他操劳一生才得到的多项研究成果将在无情 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当大火烧得最凶时,爱迪生的儿子发了疯似的在滚滚浓烟中寻找着父亲。 他看到了什么呢 ?67 岁的爱迪生正平静地看着大火,任满头的 白发在冷风中飞扬。他极其平静地对儿子说: “ 快 ! 快去叫你妈妈,她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到这样的场面。 ”
读着这则故事,我不觉怦然惊动:平静原来是一种勇气。
只 有平静的心灵,才有勇气面对挫折,把失望看作是 “ 生活的 调味剂 ” ,才能经受住生活的打击,从而尽情地享受生命。
范 仲 淹 说 : “ 不 以 物 喜 , 不 以 己 悲 。 ” 也正因为他有平静的心灵。
平 静而生的勇气,如此壮丽。
( 三 ) 诸葛孔明被司马仲达追 得急了,便打开了城门,还坐在城头上弹琴。谋士劝仲达直捣黄龙,仲达日: “ 尔听孔明之琴声,悠悠然如高山流水,心定如山,必有依 靠。退 !” 于是,大军如潮,来去匆匆,孔明逃过了一劫。
“ 心定如山 ” ,换句话说, 就是 “ 平静如水 ” 。可见, 平静也是一种智慧。
出 击时,心灵平静,才能看准时机,一击必中。 “ 小李飞刀 ” 便是理想化的形象。
防 守时,心灵平静,才能迷敌心目,捕捉战机。 “ 孔明空城退 仲达 ” 是一理想化的例子。而在现实当中,许许多多成功的 例子背后,也必有一颗平静的、无牵无挂的心灵以及由平静而生的智慧。
三 篇文章均属议论文,但写法又各不相同。例 l 在提出议论的话 题后,开始全方位多角度阐述该如何面对挫折失败。或引用,或比喻,或运用因果句,或运 用排比句,从正确的对待挫折失败的方法、作用等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可谓段段精警,处 处深透。
例 2 采 用 了 “ 脚 注
” 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全文共由七个事例构成,而七 个事例的每一个 “ 脚注 ” 都 是一个警句,它们或从失败本身的作用,或从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上,通过不同角度揭示了 “ 失败 ” 的作用。而这一切 又都是为结尾铺垫蓄势,最后由分到总,水到渠成地完成了论证。无论是从结构形式上,还 是从警句作结的写法上,都值得我们学习模仿。
例 3 虽也是议论文,但更多的则是形象化的叙述,这是一种以具 体陈述替代理性观点、化抽象为形象的特殊写法。
三 个故事后则是由警句组成的点评,它们与前两篇文章又有所不同.它是结合引用,阐述了平 静在胜与败中的作用二写得既形象深刻,又生动具体。
警句 的几种表达方式:
1 .富于综合性的警句
它 是指能把很多的事实或很复杂的道理,用非常简洁、非常有力的句子概括出来的句子。因其 有着很强的概括性与综合性,可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启迪。
此 类警句,常用于一段、一层或一篇文章的末尾,它既是对上文主旨的归纳概括,又可引发读 者产生联想,加深对事物本质的思考,让人从中悟出更深刻的含义。《脚注失败》《平静如金》 都是此类写法。
2 .含有哲学观点的警句
要 使警句写得深刻精辟,应有意识地运用哲学观点对所写之事进行归纳概括。现象与本质、量 变与质变、发展与静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对立统一与转化等哲学观点均能揭示 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属性,文章一旦以哲学观点为统帅,它便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充满思 辨的色彩,使语言富有哲理的隽永。例如:
失 败固然可惜,却可以通向成功;成功固然可喜,却容易沦为失败。世上没有恒常的失败,也 一定没有永远的成功。所以我们在失败中不要失去向上的信心,在成功中更不要失去警醒的 心。
此 段文字便因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与转化的哲学观点,使得成功与失败的关系被阐释得极为精 辟、辩证,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3 .借用其他修辞手法的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