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满分作文最值得借鉴的100篇(2)

      2006-2004 年      

     

                ;             &  nbsp;            &nb  sp;               ;            作 文 题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白芳礼,天津的  一位平凡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18 年里,省吃俭用、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把蹬三轮车积赞  的近35 万元钱,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中小学,资助了近300 名贫困学生,而他的个人生活几  近乞丐,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他把物质生活压到最低点,却把能量释放到最高度。一  年365 天,他没歇过一天。如果按每蹬1 公里三轮车收5 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  地球赤道18 周的奔波劳累。这不是神话,白芳礼倾尽所能地把他的光和热洒向了众多需要帮  助的学生。2005 年9 月23 日早晨,93 岁的白芳礼静静地走了。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  记住了他——蹬三轮车的老人。 

    白芳礼老人的事  迹曾感动了无数善良的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你  最受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  拟,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 字;如写诗歌不少于16 行。 

    ●●● 

        满分作文4-2a:爱的诠释 

        考    生 

    ●●●    

    有一种美丽的语  言能述尽母爱吗?我觉得不能。   

    有什么神奇的标  尺能衡量母爱吗?我认为没有。   

    我在报纸上看到  一则报道:  6 月的一个夜晚一场大面积泥石流,在一瞬间冲毁了四川美姑县的    4 个村庄,吞噬一百五十余条生命。一位年轻的母亲,不顾自己的大腿已被乱    石压断,在齐腰深的泥石流中双手高举着仅有几个月的婴儿,艰难地挺立了四个多小时。她  一直坚持到清晨,等来了救援人员,婴儿竟然毫发无损!   

    我读这则报道的  时候,热泪不知不觉顺着脸颊涌流。泪眼模糊中,眼前似乎屹立着一尊神光环绕的雕塑。那  就是我们的母亲!那环绕她的正是母性之光!   

    我曾经在《读者》  杂志上读过一篇文章:南京  7·  31 空难,飞机上的乘客几乎全  部丧生,然而有一个名叫丹妮的女婴却奇迹般地活着。原来,在飞机失事的瞬间,丹妮的妈  妈贡红梅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乱石异物和扑面的烈焰,她用自己的  死换来了小丹妮的生。母亲把女儿搂得那样紧,以至救援人员费了好大的气力才把小丹妮救  出来。   

    我读这篇文章已  经是几年以前了,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可是,我永远不会忘记这篇文章在我心灵上引  起的的震撼!我流着泪思索着一个与我的年龄不相称的问题:母亲是什么?似乎从这一时刻  起,我找到了答案。   

    有一天,我的“作  家”老爸给我抄来一首小诗,诗的题目是《一碗油盐饭》:前天  /我放学回家    / 锅里有一碗油盐饭。  / 昨天  / 我放学回家    /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  / 今天  / 我放学回家    /炒了一碗油盐饭  /放在妈妈的坟前。我一眼扫过这首小诗的时  候还在懵懵状态。第二遍细读这首小诗时,我的泪水流了下来。为了这样的一位在生命的最  后时光还要给孩子准备一碗油盐饭的母亲,为了这样的一位贫寒与凄苦中竭尽全力给孩子以  仁爱、温馨和慈善的母亲。透过凄风苦雨,我似乎看见:在千千万万的贫困乡村里,有着千  千万万这样穷困而伟大的母亲!   

    和众多的同学们  一样,我从小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下长大。或许困为拥有的太多,反而有点儿体验不到母爱的  珍贵了。直到进入初中,我远离家乡进城学习,直到入校之初那紧张忙碌的军训,使我与父  母有了一个月之久的别离。那一个月,每当看到同室女伴与前来探望的母亲兴高采烈地聚在  一起时,我都要悄悄躲到一边。我知道妈妈的左腿骨折了,听医生说怕要半年不能走动。妈  妈是不可能来看望我了。可是那天中午,顶着热辣辣的日头,妈妈来了,她拄着双拐由爸爸  搀扶着来了„„   

    我的嗓子像堵了  东西,只是哽咽着喊了一声“妈妈”。   

    啊,那一刻,我  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伟大的母爱!   

              &  nbsp;     ●●● 

    [点评]本文值  得借鉴的地方:用事实说话。母爱是怎么样的呢?你说一万句,比不上一个事例。文章用了  四个例子来诠释母爱,使“母爱”这个主题非常突出,感人至深。很多同学在作文时,为了  突出主题,自己站出来说了很多话,使文章变成空洞无力的说教,没有多少感染力。就算是  议论文,也不能空口说白话,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而最能让人信服的,不是理论,而是  事实,“事实胜于雄辩”是议论文的至理名言。 

      [思维拓展]这  篇文章可以适用于“母亲”、“亲情”、“感动”、“难忘”、“记忆”之类的命题作文和  话题作文。 

      ●●● 

    满分作文 5-2b:  懂你,《懂你》 

       考          生 

    ●●●    

    “把爱全给了我,  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满文  军用他那淳朴而不加任何雕饰的嗓音诠释了一位含辛茹苦的母亲对儿女的深深的爱,《懂你》,  我很喜欢这首歌,不止一次被感动过。   

    母亲是一个普通  的农村妇女,识字不多,平平淡淡的劳作,平平淡淡地生活,同样也是平平淡淡地爱着我。     

    小时候,我很依  恋母亲,总是在作文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的妈妈》;总是“粘”着母亲,无论她去哪儿;  总是在吃饭的时候,滔滔不绝地讲述学校里发生的种种事情,而母亲总是静静地、微笑着听  着我说„„   

    然而时光悄悄地  改变了一切,我慢慢地长大了,自认为成熟了,无形中所谓的“代沟”出现了。总觉得母亲  和我对待同一事物的眼光越来越不一致了,总觉得母亲越来越“落伍”了,总觉得我该独立  自主了。个头越来越高,办事能力每况愈下,我将这归咎于母亲,对她的不满与日俱增。在  我的眼中,母亲变了,变得有些唠叨,甚至不那么和蔼慈爱了。于是我把自己封闭起来:“我  要独立,不要你管我!”“妈妈不爱我!”我曾经在心里下过这样的结论。啊,真可怕:我  怎 么 会 这 样 想 呢 ? 母 亲 会 伤 心 吗 ? 我 怎 么 越 来 越 不 懂 她 了 ?     

    那次阑尾炎手术  过后,我行动一直不方便,妈妈不分昼夜寸步不离地守着我,生怕我有什么闪失。麻醉药性  刚刚过去,刀口还疼,但在疼痛中,我仍不忘自己的“独立宣言”,倔强地认为我一个人能  管好自己,三番五次地叫妈妈放心回去„„带着一丝留恋、一丝担心,妈妈在我坚决的目光  中终于走出了病房。我很欣慰,闭上眼睛,睡一会儿吧!   

    昏昏沉沉之中,  我感到浑身直冒虚汗,嘴唇、嗓子干涩难忍。“这时要是有人在旁边就好了„„”可就在刚  才,我那么固执地支走了妈妈„„唉,听天由命吧!又过了一阵子,正当我浑身无力而又无  助地昏睡着的时候,我忽然感到一点湿润,凉凉的,甜甜的,在我的嘴唇上。“不是幻觉吧?”  我慢慢睁开眼睛:妈妈!——她又回来了,正在用棉签浸着水滴湿我的嘴唇,给我补充水分。  “你刚才有点发烧,幸亏我又回来了。来,用冷毛巾敷一敷吧!”“看看你,流这么多汗,  给你擦擦!”“现在还不能喝水,忍一忍,过了这会儿就好了。”„„她不停地说着,我看  着她,任凭她摆布。在那一刻,我觉得,妈妈真好!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妈妈对  我时常的关怀,深深的爱。   

      那几天,我一直  都在反省,反省自己做过的错事,反省自己对妈妈不经意的伤害。有一天,朋友来看我,送  了束康乃馨,我顺手送给了妈妈。妈妈告诉别人:这是孩子送给她的“炕奶心”。还解释:  孩子在炕头上吃了她很多奶水,送这个是表示孩子一片孝心啊——没忘根本。我听着妈妈编  的故事,眼睛湿润了,有股酸楚的热液在心中回旋奔突。没想到我的一个顺便而为的小小举  动,对妈妈是那么大的慰藉!   

    出院后,我开始  试着理解妈妈。我明白,妈妈爱我爱得很平淡,但平淡是真。有人说,有幸守住平淡的人,  甘于平淡的人,将能在生命中品出茶的味道。我的妈妈就是这样。我懂,妈妈爱我,也希望  我能爱她。我想,我要找个特好的机会,亲口对妈妈说:“妈妈,我现在已经懂你,我真的  懂你。”   

              &  nbsp;    ●●● 

    [点评]本文值  得借鉴的地方:1、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文似看山不喜平”,上面已经说过,不再重复。  如何避免文章平铺直叙,很直得同学们研究。2、语言细腻,善于表达内心。写情感类、人性  类的文章,最忌粗硬、空洞,最能抓住人心的是细软、真实。很多人以为要感动人,就要堆  砌很多优美的词句,其实正好相反,平淡写来,丝丝入扣,更能动人心弦。   

    [思维拓展]这  篇文章可以适用于“成长中的印记”、“感悟”、“味道”、“母亲”、“亲情”、“感动”、  “难忘”、“记忆”之类的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 

    ●●● 

      满分作文6-2c:走近生活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次感动 

       考       生   

    ●●● 

    诗人说:太阳每  天都是新的,它总是光华灿烂。我要说:太阳其实就是太阳,除非你长存一颗易感动的心,  去欣赏它的光华,感受它的温暖。   

    生活真的很美,  常常感动于生活中的点点小事。   

     (一 )     

    总是在寻找那本  自己正想读的书,却总是没能找到,去问另一位同样嗜书如命的同学是否有,他说正托人从  外地带,并笑着说,你也别停下来找,咱们谁先找着就给谁先看。几天后,他塞给我那本心    仪已久的书,新的,温墨的清香沁人心脾。我说,你还没看吧?他笑着说:这几天太忙,没  时间看,劳烦你先替我看吧。书的确很精彩,我读得如痴如醉,然而,同学那份浓浓的情怀  更让我陶醉。   

     (二 )     

    小学时,曾经偷  过别人一支钢笔。乡间小学里,一支钢笔是很奢侈的学习用品。丢钢笔的同学报告老师,老  师当然是要帮他找回钢笔的。当时的班级很小  ,我相信  ,只要老  师用心去查  ,很快就会知道是我拿了钢笔,可是老师没有查  ,他  让曾经拿别人东西的人把东西偷偷放到讲台的抽屉里。我当然放回了钢笔  ,我  也看到了抽屉里不仅仅只有我放的那一支钢笔。正是有了老师抽屉式的宽容  ,  我没有被当着同学的面指责为可耻的小偷。老师给了我们悄悄改正错误的机会,让我们仍能  昂首做人。从那件事后,我发誓,我今后不会再偷东西了。为了我自己  ,也为  了用心良苦的老师。   

     (三 )     

    放假在家的一天  早晨,母亲走进我的卧室,大声告诉我:“快起来看,咱家的仙人掌开花了!”我赶紧起来  看,那艳黄的花,像是一位穿着纱裙、在母亲的手掌中迎着阳光舞蹈的少女,真的很美!我  微笑地看着花,也看着妈妈,感动于花的美,更感动于母亲一丁点的喜悦也要与我分享的那  种快乐。   

    生活中有人看破  红尘,心如止水;有人漠然处事,碌碌无为。这就是对生活的隔膜和背离。只有走近生活,  拥抱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真滋味。   

              &  nbsp;    ●●● 

    [点评]本文值  得借鉴的地方:1、只写小事,以小见大。作者采拮了生活中三件很小的事情:同学把新书借  给他先看。老师让偷了东西的同学把东西悄悄放回抽屉里。家里的仙人球开花了,妈妈叫他  来看。──除了中间那个故事有点情节外,其余两个很简单。这些小事情,很多同学都会说  “有什么好写的呀?”但作者写出来了,真的很感人。为什么?因为“以小见大”了。同学  的友情,老师的爱护,无微不至的母爱不正是通过这些小事体现的吗?世界任何的大都是从  小中来。要写出好文章,就要像作者那样“走近生活,拥抱生活,把握生命里的每一次感动”。  2、串珠式结构。如果是一个大故事,把它砍为几小块,再串起来,那当然没必要。但如果是  小故事,又分散,用(1)(2)(3)的办法串起来,不但可以省掉小故事之间连接过渡的啰嗦  麻烦,而且新颖别致。 

    [思维拓展]这  篇文章可以适用于“难忘的事”、“真谛”、“点滴”、“生活中的浪花     ”、“爱”、“感悟”、“××味道”、“感恩”、“记忆”之类  的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  

      (接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