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根本 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两种表达能力本质上都指作文能力。但长期 以来,不少教师抱怨作文教学投入多、产出少,感到费尽心思,却教学效益不高。学生的烦 恼是越写越难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厌写导致教师厌教,教师厌教以致不想 去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当然学生就厌写了。究其原因是多方 面的,笔者曾在一些学生和教师中做过一些口头调查,事实表明,以下三种因素是作文教学 中影响学生作文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其一, 过分强调作文教学的题材性。学生在作文前,教师就一而再、再而三反复引导学生选取题材 时,一定要选有意义、能提炼出主题、能概括出中心思想的题材来写。每次这样的反复强调, 学生心目中就早已形成了一个题材优先的框框。还未下笔,心里就受到了束缚。这样自然会 使学生忽视自我和周围很多丰富多彩、饶有趣味而值得一写的东西。这种作茧自缚的做法, 封闭学生的心灵,学生不能有感而发。
其二,过分强调 作文的思想性。每次作文,主题必须是健康的,中心必须是向上的,表面上看,这些似乎都 不错。问题是,什么样的中心和主题才算是 “ 健康 ”“ 向上 ” 的呢?这实际上又给学生定了一个框框 —— 主题先行。如 2007 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是《必须跨过这道坎》,有一位考生在作文中揭露了 她的贪官父亲,此举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该考生违背了伦理, 出卖了亲情,对社会传统道德是个不小的挑战。可见平时学生写一篇情真意切的作文是多么 的不易!为了一味地写所谓 “ 健康向上 ” 的东西,是如何脱 离 自 我 实 际 去 编 造 虚假 的 东 西 , 去唱 高 调 或 者 去写 千 篇 一 律 的东 西 。 其三,过分强调作文的操作性。这集中表现 在教师指导作文方面,热衷于炮制作文的种种写作方法,这法那法,让学生削足适履,依样 画葫芦。作文教学,技巧性的训练当然不可少,但那毕竟是“末”的方面,我们不能舍弃最 重要的“本”。现在的新华书店相当一部分学生用书就是把各种文体的作法都归纳出来了, 学生只管用就是了。 以上弊端,集中到一点,就 是忽视了学生的自我。作文其实是一种 “ 自我 ” 精神性的实 践活动,它与学生 “ 自我 ” 心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全日 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是要激励学生表现自我,进而引导他们 表现好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纠正目前作文教学中重术轻道、舍本逐末的现象。
(一)训练 “三开放”,即思想开放、内容开放、形式开放 思 想开放。教师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桎梏,肃清片面追求升学率的 影响 ,把作文教学的着 眼点放在人才素质培养上来。要让学生懂得 文章 是表现生活、再现 生活,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弘扬真善美,也 可以抨击假恶丑。作文教学力求做到既教学生作文,又教学生做人。内容开放。习作从现实 生活中提取素材,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写 出他的眼睛里的世界和跃动着的童心。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观察生活、认识事物、 积累素材。在习作体裁上不拘一格,可以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也可以是发表某 种 意 见 , 阐 明 某 一 观 点 的 议 论文 ;可以是介绍、说 明 事 物 的 说 明 文 , 也 可 以 是 计 划 、 合 同 等 应用 文、形式开放。不 拘泥于每周两节的作文课,把作文训练延伸到家庭,延伸到 社会 ,延伸到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采取课内作文、课外练 笔,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召开演讲会、读书报告会,编辑小报等多种训练形式,多渠道 全方位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目标“五 自能”,即训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己命题”、“自己立意”、“自己选材”、“自己列 提纲”、“用自 己的话表 达真情实感 ”。 1 自己命题。培养学生自己命题的能力要和阅读教学中的审题 结 合 起 来 。 通 过 审 题 , 掌 握 文章 题目的基本形式, 学会审题方法。这样,学生在自命题作文训练中可以借鉴阅读中 文章 命 题的形式,练习自己命题;在命题作文训练中可以应用在阅读中学到的审题方法练习审题。 自己命题的要求是:题目要具体、新颖、简洁。 2 自己立意。培养学生自己立意的能力要和阅读教学中的概括 中心对应起来进行训练。要让学生知道,所谓立意就是确定 文章 的中心,一般包括 “ 写 什 么 ” 和 “ 为什么写 ” 两部分。自己 立 意 的 要 求 是 : 要 正 确 、 集 中 、 深 刻 。 3 自己选材。培养学生自己选材的能力,要注意两点:①借鉴 阅读中有关 文章 的选材方法,让学生懂得材料的选择、取舍及评略处理都是 为表达中心服务的。根据中心的需要,有用的则取,无用的则舍;重要的评写,次要的略写。 ②注意选取那些和自己认识水平接近的材料,选取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材料。
4 自己列提纲。培养学生自己列提纲的能力重在借鉴范文。①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养 成给课文编写提 纲的好习 惯。②掌握 记叙文常见 的四种材料 安排顺序。
5 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 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要强化两个方面的训练:①训练学生不说假话说真 话,不说空话说实话,不说套话说心里想的。②学习范文或优秀习作,训练学生怎么想就怎 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一般说来,这样的作文,学生既写得真实贴切,又 写得生动感人。在这些作文中, “ 表现自我 ” 包含着丰富的 社 会 生 活 内 容 , 或 感 人 的 叙 事 , 或 生 动 的 描 写 , 或 恰 当 的 评 析 等 。 作文中表现的 “ 自我 ” 是真实的自我, “ 自我 ” 在作文中成了学 生一个写作的基点,现实的社会生活都通过学生的心灵折射,通过学生的情感过滤,再写到 作文中来。写出来的作文也就自然具有了学生情感的温度,烙上了学生心灵的色彩。作文教 学中激励学生表现自我,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和能力的根本途径, 也是作文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